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温度逐渐升高了,心情也不错,最近小朋友每天睡的很晚,早上要早起,今天早上说:都怪早上上课时间太早了,一点也不好。爸爸说:怎么不说你磨磨唧唧,浪费时间呢?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小朋友不说话了。我问他:你昨天做作业,是思考时间比较多,还是发呆的时间比较多。小朋友说:发呆时间比较多。我笑了一笑,小朋友还是太小了,喜欢实话实说!有点感慨,童年真好!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撒谎骗人了,为了这个,还挨了不少打。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我和小朋友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呢?我小时候,父母对我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小孩子很敏感,觉得父母喜欢妹妹比喜欢我多,而且,那个时候,父母总觉得妹妹跟着他们受了很多苦,不像我,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像个小公主一样长大,所以,把很多怜惜给了妹妹,我直觉父母不喜欢我,所以下意识的害怕他们说我,批评我,就会说谎话,来逃避可能的惩罚。但是,小朋友没有这个顾虑,爸爸妈妈都爱他,没有打骂他,没有无缘无故的指责 ,所以,他可以老老实实的说实话。不知道这样算不算一种进步或者进化 !
我说了这么多,好像再给自己找借口,我撒谎是源于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并不是我自己要这样,我家小朋友不撒谎是源于我,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小朋友不需要通过撒谎来获得爱。但是这一切都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我选择撒谎获得关注和爱,虽然事实证明,这样最终没有好结果 但是我尝试了一种主动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也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小朋友则是选择不撒谎,因为说真话不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小朋友活的比我真实,比我松弛,他不需要承受撒谎带来的内耗和更深的恐惧。
想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有选择权其实并非易事,因为有选择权往往伴随着责任、期待,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抉择压力。由此看来,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比自己做决定要简单很多。
我们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生气,愤怒,指责他人或规则,但是无论怎样义愤填膺、心烦意乱或咒天骂地,都不要忘了,你只是在生自己的气——是你选择了当下,是你选择了这一生。
太喜欢这段话了,我感觉自己的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爱撒谎是我的标签,我说的话,大家都会要打个折扣,久而久之,自己也对自己有很大的怀疑,比如难过,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难过,还是为了让别人内疚而假装难过,自己的成果被抢走,不开心,会以为是因为嫉妒所以才会这样,还要假装不在乎。
后来慢慢明白过来,撒谎是我在那时那刻,在那个年纪自己选择的,用来获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某种程度来说,我是成功的,那时,父母确实关注到了我。虽然最后获得的还有很多附加的东西,那些东西让人难受,但是,也让我学习到了,撒谎不可取,后面,想让别人再次信任我,需要更多的力气才行,这也是一种收获,我最后选择放弃这个方法,这也是我的选择,感觉这是一句很有力量的话!
最后,用存在主义的观念来结尾:法规和规范并不能强迫我们做任何事,只有你能决定做什么。用这句话和我家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