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天气,前几天艳阳高照,三十多摄氏度。今日却阴雨连连。
老东家是做旅游平台的,受疫情影响,业绩更加不堪入目。
被裁员后第一天上班,不好也不坏。
早上比以往早起半个小时,六点四十起床,七点二十分出门到公交站,等了十分钟左右,上车,半个小时左右下车,转车。掌上公交一查,下一辆还有一个小时才发车。滴滴打车到公司,时间上刚好,总算第一天上班没迟到。上班一天后,怎么下班又是个问题。6点多下班蹭了新同事的车,路过老婆下班的路,下车后顶着毛毛细雨找着老婆,两人微信定位找来找去,总算是被老婆找到了,只不过湿了一身。到家已经7点多了,家里还是没水,堆叠如山的碗盘,看着心情郁闷。跟老婆一起出门,吃过冒菜回家,收拾心情,收拾家庭。白天父亲准备了2桶水,烧水给老婆洗澡,剩下的水用来洗碗盘。之后到邻居蹭了个热水澡。坐在电脑桌前,已经是这个时候了,想着应该干点明天工作上的事却提不起兴致。老婆抱着电脑在床上加班,之前在路上还嚷嚷着要辞职。
这就是一天的生活了。
三十而立,我想而立的不止是物质基础,也是精神世界的而立。曾经年少的我,若是经历这样的一天,要么就是唉声叹气,感慨为何自己不是个富二代,要这样受生活的折磨;要么就是积极向上,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洗礼,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成大事业者应该磨砺的。而如今的我,内心竟是有些平静,默默接受着这一切,也默默的思考。人,生就是要活,关键是怎么活。以前我觉得工作是为了吃饭,现在你问我我会说是为了生活,工作是为了 更好的生活。但是更好的生活只能是通过上班工作,打工赚钱吗?我会不会以后每天都是这种状态,陷入无止尽的 裁员->换工作->更加劳累之路?
最近总是容易陷入一些思考,想着生活的本质,幸福的模样。想着能用我的话将我的思考告诉我想分享的人,却总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曾经我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喜欢寻找字里行间的深意,特别是透过文字间流露出的情感总让我神往不已。
许是最近老了,天马行空的思想稍纵即忘,于是我觉得是该提笔写写了。这算是第三次了。小学时期,12岁,我想写本小说,我还记得名字是《莫小明的旅游记》写了一章,坚持了2天。第二次是高一的时候,给学校的报社投稿,作文标题是《遗失的美好》,这算是第三次,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不求功与名,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心,作为简书的新手,希望与你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