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妇好墓,在殷墟宫殿宗庙区遗址的丙组基址的最西侧。
那里有一座重檐的红柱方亭,重檐代表着它有后世帝王的尊贵,方亭代表着它有史前建筑的简单。与我一起参观YH127甲骨窑穴的同学们,已经先我一步将那亭子占领了,像春天林子里的鸟儿般,热热闹闹地在亭子周遭追逐嬉戏着。亭子前,有几个可以做石凳的石像,那些都是根据殷墟出土的玉、石雕像,按放大比例制作出来的,模样瞅着各个稀奇古怪的。
苏三在她的《历史也疯狂》里,提到过这些模样稀奇古怪的石像,这让她很是兴奋,因为她认为,这些人才是三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实的样貌。她说,“……这里罗列的几个人物多为非洲阿拉伯人,或者地中海沿岸人特征,很明显的雕塑形象,为什么历史学家们会一直没有关注上古的外来细胞呢?……”
苏三这话确是说得有些“疯狂”,但看着这些塑像,又觉得不无道理。亭子的前方,是妇好的汉白玉石像,那个妇好的容貌,就不再是稀奇古怪的模样了,而面容俊俏、身材苗条、婷婷玉立、英姿飒爽的美女标准像,苏三说,那是“一幅中国当代巾帼形象”。
不过,与苏三挑剔的历史眼光相较,做为一个旅行者的我,倒认为,妇好在那个时代里是该拥有着倾国倾城的貌的。跨越三千年,我们对美女的喜好没有改变,但对倾国倾城的口味却变了又变。来到这里,见到了美女就好了,何必又要请出三千年前的真实来倒现在游人的胃口呢?
更何况,那样的真实还能找得到吗?
本来想等着小同学们参观完了,再进去,但他们一个班级又一个班级的,总没个结束。我便也就随着他们一个班级一道下去了,正好也可以听听老师的讲解。
被殷墟遗址编号为M5的妇好墓,不同于王陵区中的王族大墓。那里的高等级墓葬都呈中字型或甲字形,在南北两侧或一侧有着漫长的墓道。而M5没有墓道,只有那个“口”字型部分,呈竖井式向下分布,它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游人需走楼梯盘桓而下,因而空间更加幽闭。
再加上墓穴下沉的外坑周边,复原陈列着殉人遗骨,在惨白的提示灯光照射下,让这幽暗的空间,更有了些阴森的恐怖氛围。说老实话,在那样的氛围里,你是难以想象出,这里下葬的人物,曾有着如花似玉的容颜的。
还好这个幽闭森严的空间,被懵懂少年们的欢笑塞得瓷瓷实实的,让我那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在此竟无处安放。
位于宫殿宗庙区的这座M5大墓,是殷墟在1976年奉献给当地考古工作者们的一个意外之喜。因为早在43年前的1933年,以梁思永先生带队的民国考古工作者们,就已经在洹河以北发现了王陵墓葬区,所以自此之后的殷墟考古人们就不曾想到,还会在宫殿区再能发掘出王族大墓。而且这座M5是未被盗掘过的,是如今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族墓葬,因而被认为是1928年殷墟考古以来,宫殿宗庙区中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如今的M5大墓中,只剩下了一个斗型坑,坑的腰部分布着殉人残骨,其中南北各有一具最为完整。据说当年发掘时,这个坑已经被地下水所淹没,那些遗骨就漂浮在水中。如今的坑底四周摆布着一些青铜器,当然不用想,那些都是复制品。复原陈列吗,一是想说明,这个坑不是空的,二是想展示,一些重要出土文物的大概位置。
M5大墓的这个坑,当年被发现时自然不会是这个样子,当坑中的地下水被抽走时,考古人员都惊呆了,满坑的宝物,用他们的话说,“无处下脚”。M5大墓出土随葬品共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笄器564件,那是何等的盛况。要知道商代王陵区的大墓小墓,早已被三千年的盗墓贼翻得空空如也。
由于M5大墓保存良好,所以确定墓主人是谁似乎并非难事。墓中大量的青铜器上,都有“妇好”铭文,因而考古学者便认定为妇好墓。但“妇好”又是谁呢?遗憾的是,在M5中未发现墓主遗骸。不过丰厚的出土文物似乎也能给出答案,其中就有两个八、九公斤重的标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大钺,钺在商周时期象征着军权,因而人们曾认为妇好是个大将军。但妇好墓中也出土了许多玉质礼器,似乎又指向这位墓主人生前曾是个大祭司。
最终告诉我们“妇好”是谁的,还是在博大精深的甲骨学中。上文提到的YH127甲骨窑穴出土的一万多片甲骨中,居然有二百多片里提到了“妇好”,那都是商王武丁的问卜,其中就有“妇好娩嘉”?妇好生孩子好吗?如此来看,这位在后世史书上从未出现过的妇好,应该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现代甲骨学研究推测,商王武丁可能有六十位妻子,但正妻,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王后,先后可能只有三位。有学者推测,妇好是武丁在位中后期的一个王后,也或是这位商王在中年以后最为深爱的一个女人,他对她的关切,都在问贞的卜辞里了。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的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至前1192年。武丁在位期间,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而被史学家们称为“武丁中兴”。
武丁朝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扩张,将商朝的疆域扩大了数倍,这其中,他的王后妇好居然也是东征西讨的重要统帅。甲骨文曾记载,妇好统兵攻打羌方,率军一万三千人出征。要知道在当时,这个兵力可能是全国兵力的一半了,足见妇好军事能力的强悍。
而商王武丁对于这位妻子战功的奖赏,也是毫不含糊的。他给予妇好最为重要的奖励是封地,也就是说,王后妇好,她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居然不是在后宫,而是在自己的封地里度过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夫妻生活,妇好会定期看望自己的老公,并为他生下数个子女。
那是不是一个,很让人跌破眼镜的奇妙时代呀?当然,还有奇妙更在后边。
从阴晦的妇好墓中重回地面,让人不觉在阳光地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贪婪地吸收太阳的温暖。小同学们裹着欢闹离去了,走远了,这里又回归了往常的宁静。我走到方亭子下,坐在长凳子上稍歇。那座如现代花木兰般英姿飒爽的妇好像,就在亭子的正前方,我注视着那位女英雄的背影浮想联翩。
关于M5妇好墓为什么不在王陵区?现在也是有许多猜测的。不过当前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妇好去世时很年轻,只有三十几岁,商王武丁舍不得这位妻子,便将她葬在了宫殿附近,以便经常看望。
如今妇好墓上的这座红柱方亭子,也是根据甲骨学研究的成果建筑在那里的。妇好谥号“妣辛”,妇好墓中出土过“司母辛鼎”便是例证。武丁为妇好在陵墓上建了享堂,即甲骨卜辞所说的“妣辛宗”。武丁以后,后世商王对妇好的祭祀也保留了下来,即“武丁仇妣辛”。
至于那位商王对这位妻子的深爱,却也不是后人凭空捏造的。武丁在妇好去世后,依旧经常向贞人问卜,询问这位妻子在地下的生活可还好吗?更为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武丁为了让这位妻子在地下继续幸福下去,居然在先王中为妇好配了阴婚。他的爱有多纠结也在此体现出来,他先后将妇好嫁给了太甲和汤,这里的汤,商王朝的开国之君,成汤。
到此,或许武丁才终于放下了心,因为地下的妇好,终于可以得到最厉害先祖的庇佑,也终于可以永享到子孙给予汤王的献祭。
成堆甲骨卜辞中问贞过的女人,就这样从那成堆陈旧破碎的甲骨中,曼妙地走了出来。她有个深爱她的丈夫,尽管他有些老了,但雄心犹在。她为他的雄心昭告天地,在祭坛上傩舞颂歌影迷痴心;她为他的雄心杀伐四方,在战场里出生入死战功赫赫。而他,在一句句问卜中,也袒露赤诚,她征战好吗?她在封地里好吗?她分娩好吗?她在地下过得好吗?
这不是爱,那爱是什么?
现代有人看了妇好的事迹,甚为激动,说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我觉得这个结论有些武断了,于其说她是“第一个”,倒不如说她是“最后一个”——“最后一个能征战的王后”,而征战又不能代表她的全部。
自旧石器以来,女性就应该在部族中扮演绝对权威的领导角色。是新石器和农业时代的到来,物质收获的逐渐丰富,私有财产的逐渐产生,才逐渐推高了男权的地位。而女性权威地位的下降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但随着五千年以黄帝为代表的王权产生,女性便应逐渐成为了男权社会的附庸,但即便如此她们可能也能依旧能自由地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那个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终归也只能是猜测,直到那些三千年前的甲骨的出现,我们似乎才能一窥殷商社会的风貌。我们在那个年代的风景里,看到了有如女武神般存在着的,可以自由祭祀,可以自由征战,可以自由住在自己封地里的,王后妇好。
但,那似乎也是女性自由的最后一曲绝响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留给女性那样自由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西周灭商,开启了周礼文化,也开启了男尊女卑的时代,一千年后,“四德”已成为了规范女性行为的社会标准。又一千年后,三贞九烈已成为楷模深入人心。妇女的下一次自由和解放,还要再等上一千年,等到五四运动,等到新文化的兴起,等到记载妇好生平事迹的甲骨都要出土的那个时代的来临。
坐在这个方亭子下,我又想起了苏三和她疯狂的历史。亭前那些稀奇古怪的石像,真的代表着商人的样貌吗?哈,也未必吧?
女将军妇好,就曾大杀四方,她曾击败过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羌方等二十多个小国。战胜四方的同时,也必定俘虏四方,那在这些俘虏中,是否也会有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样貌呢?
要复原那个时代,仅靠一座妇好墓是远远不够的。然而M5妇好墓丰富的出土,终是为我们推开了一扇个望向历史的窗。或许中西的文化交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遥远与艰难吧。
也或许这位妇好王后的身边,就有如石像描绘的稀奇古怪样貌的昆仑奴或胡人姬也未可知。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世界遗产名录》专题推荐:
1987年,长城,文化遗产
1987年,明清皇宫,文化遗产
1987年,秦始皇陵,文化遗产
1987年,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
1987年,黄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992年,九寨沟,自然遗产
1994年,曲阜三孔,文化遗产
1996年,庐山,文化景观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
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文化遗产
1998年,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文化遗产
1999年,武夷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
2000年,皖南古村落,文化遗产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
2001年,云冈石窟,文化遗产
2004年,高句丽王城及王陵,文化遗产
2006年,安阳殷墟,文化遗产
2008年,三清山,自然遗产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文化遗产
2012年,元上都遗址,文化遗产
2014年,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
2014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