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今天还有价值吗?有个很经典的回答是:
读读诗词,至少在看到美景时可以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只是感慨:我靠,真tm美!
这是从感性的角度看,从实用的角度看,其实古诗词也很有用的。把古诗词读熟了,对写作文很有帮助哦。不光是引用几个名句,主要的启发是在找写作角度和谋篇布局。今天就来读一篇范文——夷门歌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这是王维的作品,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诗多数都是冲淡恬静,没想到还有那么燥、那么燃的作品啊!
这首诗写的是战国时期的经典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文出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被认为是《史记》的名篇之一。
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乘胜围攻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兵救赵,但旋即被秦王威胁,即命晋鄙驻兵边境,不敢前进。赵平原君又求助于信陵君,信陵君说魏王无果,自率数百门客赴赵。行前,往见侯嬴。
侯嬴年七十,隐士,“大梁夷门抱关者”,就是守城的小吏。信陵君礼贤下士,曾亲自为侯嬴执辔驾车。此次决意赴死,行前想听听侯嬴的意见。没想到侯嬴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公子保重。信陵君心中不快,走半道又折回,问侯生。侯生笑: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你要带几百人去送死,我有什么好说的,既然回来,我就给你出个主意。
要调晋鄙大军,需持兵符,此兵符在魏王卧室,可请王之如姬窃取。如姬为何帮忙?因为公子你三年前为她报过杀父之仇。兵符到手仍不保险,因晋鄙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侯嬴又推荐屠户朱亥,袖大铁锤随公子行,事有不协即图穷匕见。安排已毕,算公子行至晋鄙军之日,侯嬴北向自刎,一死以报知己!
典型的《史记》文章,酣畅淋漓。
好,问题来了。有珠玉在前,想重写这个故事,怎么才能出新意?这不就是每个同学面对命题作文的疑惑吗?
王维的解法是“新瓶装旧酒”,把故事的主人公从魏公子变成了夷门吏。如此一来,故事不变,但叙述的中心变了,情节就更加紧凑。而读者虽然是读着同样的故事,感受却似乎是全新的。
再看看他的谋篇布局。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开篇是故事的铺垫,平淡,但是紧凑。用最少的话交代清楚故事背景,这是要功力的。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这两句是奇文,也是名篇之为名篇的关键。秦兵都“益围邯郸急”了,读过故事的人都知道下面就该窃符救赵啦。可王维把镜头一摇,故事拉回了几年前信陵君结识侯嬴的时候。这就是把故事的中心聚焦到了侯嬴身上。
当年信陵君曾亲自执辔驾车迎接侯嬴,侯嬴毫不客气,倨然端坐主位,中间还跑去见屠夫朱亥。信陵君就在旁边执辔等待,意态恭敬。
下面这句最奇最奇,“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太史公的文笔,讲下这段故事也要一千多字,王维把它缩成一首古诗,这就够意思了,可是竟然在关键处来那么一句,介绍起两个人的简历来了。
可是细想这两句,又真是精到。窃符救赵一事,虽然实行者是信陵君,但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侯嬴和朱亥,用唱名的方式点出二人,既点明了事件的关窍,又让两个传奇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功力之深,力透纸背啊!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正当我们感觉前面全在铺垫时,王老兄一言不合就发车,大笔一挥,直接推出了高潮!看似不合理,其实很合理。这首诗是重述经典,作者的假设是读者已经知道原来的故事,那么我重讲这个故事,怎么给人留下印象?如前所说,他选择换主人公,既然换了侯嬴为中心,那么情节就都围绕侯嬴展开,其他都成了枝叶,坚决削去。
燃的故事就要用燃的写法,在激越处戛然而止,却让人心情激荡,欲止而不可止。
回头总结对写作文有什么启发。
1、解题要独辟蹊径,常写的题目,如写人,大家都是写老师、家人、同学,可不可以写一个陌生人,写一个虚拟的人?
2、运用素材,哪里详,哪里略。南宋词人姜夔说: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可拿来理解这首诗。
3、怎么让人印象深刻。“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到了高潮,听众正心神激荡呢,啪的一声,结束了,这种结尾适用于情感激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