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
孔子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是“不找”,就是什么事都不找,什么事都不去主动地作为,因为他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中庸幸福之中。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
只要你心动,有欲望,比如你想要那部车,你想要追求那个人,你想要获得那个名声和财富,那么烦恼就来了。
剔除了缺憾感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其实你可以随时随地剔除缺憾感。如果你此时坐在这儿,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有一个亿,就不缺憾了,那你就没法幸福。
要学会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
我们有时候会很容易地说这个人好,那个人坏,这件事好,那件事坏。
万事万物我们都愿意用善恶来评判它们,这个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自我的伤害。他们其实都在努力,他们都不容易,只是因缘聚合产生了这样的状况。
世界是不会为我们改变的,但是我们是可塑的。人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一瞬,你不需要那么强力地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你要的平和就在此刻
我们有一个普遍的错觉就是觉得总有一件东西,我得到了以后就好了;我们人生当中总有这么一个东西,等我拿到了那个东西,我就不闹了;等我拿到了这个东西,我就幸福了。
但是你的人生也过了这么多年了,哪个东西没实现?高考录取通知书你也得到了,毕业证你也有了,英语六级你也考过了,公务员你也考上了,你内心平和了吗?
千万不要想着总有一个东西能够给我带来平和,没有这样的东西,你要的平和就在此刻。
幸福的秘诀:停止追问,开始欣赏
欲望是你主动选择的不开心
你可以有欲望,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你的主动选择,你愿意为这个欲望去承担不开心的后果。
一个人成功了不一定幸福,假如一个人没有这方面哲学的训练和修养,成功了以后一样不幸福。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一旦你看到别人过得很好就心生嫉妒,那就证明你跟他的差距很远,反而会使得你的痛苦变强。
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所以选择跟谁一块儿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要看看你身边的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吗?维系跟他们的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吗?我是否对他们心怀敬佩和尊敬,毫无嫉妒之心?
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有一个朋友特别逗,生活得很轻松、很幸福。大家很喜欢跟那个朋友在一起。就问他能不能告诉自己幸福的秘诀。
他只是回答一句话,叫“停止追问,开始欣赏”。然后他就开始看天上的浮云。如果能够学会停止追问,开始欣赏,你就会立刻变得淡定。
对周遭的评判越多,自我就越膨胀。
在某个瞬间,你状态极佳,因为此时你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过了一会儿,你就被孤独感吞噬,目之所及都是烦恼。
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你。告诉你的朋友你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样你就不得不表现出幸福的状态。一致性偏见此时便会发生作用。
当你决定要幸福的时候,你要向周围宣告:我现在宣布了,以后我不生气了,我不嫉妒了,我也不烦恼了,我要做个幸福的人。把这个目标告诉每一个人,让大家都知道。
怎么能够让你的生活立刻变得更好呢?答案就是接受。
ACT(接纳承诺疗法)第一条,你要接受当下的环境。不接纳你就会痛苦,但是接纳了以后,你的感受马上就会好很多。
自我救赎
一个人的救赎靠自己,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是靠自己的。
要做出原创性的贡献,你才能够做自己。
原创性的贡献来自非理性的痴迷,你必须得非理性地痴迷。把每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叫作痴迷者。谁是这个项目的痴迷者,谁做这个项目的CEO,你如果做不到痴迷,你做不了CEO。
学会关爱自己,多运动,远离手机,保持健康饮食。
运动给我们的性格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你如果现在选择简单的生活,未来就会面临艰难的生活。我们见过很多人不锻炼,然后越来越胖,走路都成问题,等到突然有一天发现有心血管疾病,或者中风、糖尿病。所以,趁着还能够运动,要赶紧运动。
关于冥想这件事,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神秘,它的效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是,如果你每天能够在睡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静坐的话,对身体应该会有好处。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身体可以间歇性禁食,今天一天不吃了,清一下肠胃。头脑也应该这样,头脑间歇性地有一些“禁食”的时间。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头脑过载。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下冥想。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写日记是书写冥想。冲澡是意外冥想。静坐是直接冥想。也可冲凉水澡的方式冥想。
每个人都有超能力,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但是我们经常用错了,我们经常想把自己的能力用来改造别人,改造孩子、老公、员工,实际上我们应该用来改造自己,把自己活好。
当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赶紧去做,迅速行动,但是对结果要有耐心。迅速行动就是知行合一,想到了可以实现,就赶紧去做,然后对结果要保持耐心,尽人事要听天命。
几个解脱
首先是从期待中解脱。
你有期待、有欲望,就有痛苦,就达不到幸福,内心当中还有一个想“找”的劲儿,就没有达到幸福,所以要从期待中解脱。勇气就是首先要学会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才能够从期待中解脱。
第二个从雇佣中解脱。
你说我已经在打工了,怎么办?那么你不要用雇佣的心态来打工,你用雇佣的心态来打工,就永远没办法从雇佣中解脱。如果你能够不用雇佣的心态来打工,已经解脱了一大半,然后慢慢做事情。如果你能够找到自己的杠杆,找到自己的能力,那你就成功了。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公司,因为现在我们所用的移动互联网等设备,就是在减少壁垒,让每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做一些事。
你想,你过去想开个网店哪那么容易啊?现在开网店,点几个按钮申请一下,照片一上传,就可以收钱了。这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事。
第三个是从愤怒中解脱。
愤怒无效,愤怒对我们的生活没有改变,对周围的人也没有改变,所以我们需要从愤怒当中解脱。
最后一个是从不受控的思考中解脱
一旦我们胡思乱想,脑子里边跑马车,跑起来了,拉不住,那你的痛苦就来了。所以,要从不受控的思考中解脱。
人生哲学: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第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其他人(无论是佛陀还是我)给你的任何智慧听起来都像是胡说八道。你要自己找,这是第一个答案。
第二个答案: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的。有人说:人生如水上写字或以沙建房。宇宙已经存在了100亿年,未来可能会继续存在700亿年。与宇宙的历史相比,你的生命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宇宙终将归于热寂。咱们现在能够有差别,是因为有能量的流动,身体和外界有能量的流动,这叫没有热寂。但是随着热不断地交换,不断地熵增(走向混乱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熵增就不断地发生,一直到最后,整个宇宙的能量均衡,不再发生熵增了,就归于热寂了,没有了任何生命迹象。
第三个答案:也许人生有意义也有目的,但我要说的这个目的或许并不能令你满意。
熵增的问题。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推动宇宙加速达到热寂。
我们的生命的意义,你正在把我们推向‘万物一体’的终极境界。咱们每天这么折腾做事情,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建立家庭生孩子,就是在推动着宇宙更快地走向热寂。
关于人生的生命的意义,周国平说: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追寻人生的意义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人不能够接受人生没有意义这件事。很多人会想:人生下来了,有生命了,创造了这么多,最后什么都没有,你说这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人不甘于如此死掉,人就在不断地创造意义,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人就要琢磨意义这件事,这个探索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意义。
关于价值观
能够遵守的价值观有这么几条:诚实、不说谎、不阿谀、长期思维、不看短期的成败、平等关系(我和我的孩子、我和我的雇员都是平等关系)、愤怒毫无意义(不要用愤怒来解决问题)。
我们唯一能够生活的地方,就是当下。
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如果你此时此刻还不珍惜,还不能够安住当下,那么这一刻又变成了过去,你的人生就总是生活在这个求不得和不珍惜之间。所以,要学会活在当下。
读书是为了好奇心和兴趣,而非提升自己。
我们经常会讲,我要提升自己,所以我要多读点书。其实这个出发点本身就已经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因为你并不爱读书,你是希望要得到那个提升自己的感受,提升自己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副产品,而且是不是真的提升了自己呢,也不一定。
核心是你能不能够在阅读当中找到好奇心和兴趣,当你有着好奇心和兴趣的时候,读书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受苦,而是你在享受这个生活。
随笔/恒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