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读第94条《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悯农二首》大概是我国儿童接受劳动教育的启蒙诗词了。还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惜劳之中带有感恩意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多劳多得”“不劳无获”等是我们传承的劳动规则,在传统文化中,“习劳”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我国的教育目标很早就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在“五育”目标中,劳动教育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今天阅读了苏霍的这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我感受到他对广义劳动的全面理解和对个性劳动创造性的深刻理解,体会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但是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还能够形成道德经验,锻炼精神力量,直至形成个人的劳动兴趣和职业爱好。
大家知道,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实际上,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还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由此而积累的精神财富。到了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人力劳动变成了如何有效操纵机器运转,私塾教育和学徒教育变成了班级制集中授课教育,教育效率大幅提高,教育是为劳动服务的,没有劳动需要,何来教育的传承?因此我认为,劳动就是教育的起点。再往细处看,劳动是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感兴趣的某项工作志愿,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未来的某项职业志愿就是学校教育的终点。当然走上工作岗位后,这项“劳动”并未结束,它将随职业进程,而继续创造性工作,是一种终身性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学习)是没有终点的,教育是一直为劳动服务的。
苏霍的劳动教育思想是包含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广义的普遍性的劳动教育,一个是个性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
苏霍对劳动教育的普遍性认识是,“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在论述劳动教育的13个基本原则时,首先提到了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道德、智力、审美、身体的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劳动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他把“劳动素养”这个概念融合了技能技巧、思考创造、精神生活、道德力量和规范责任,劳动(包含脑力劳动)是在获得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再创造,让人获得自尊、自信和自我教育的效果,原来,这种“素养”是人参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一个成长与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论述第13个原则时,他提到了各项劳动的相互依赖性,特别指出“无所用心可耻,热爱劳动光荣”,只有劳动者的生活充满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无法享受的。这个观点简直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包含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关于劳动对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苏霍还论述了劳动教育的七种分类情况,特意提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个性劳动的创造性和劳动成果的价值问题。他认为,对于劳动的目的,既要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形成道德概念,锻炼精神力量;对于个性化劳动,不能为劳动而劳动,一定要有创造性的意图和手段;对于劳动的价值,不单是包括物质成果,还有精神成果和社会价值。我的理解是,把握这几个要点,应该是苏霍所描述的劳动对学生个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
接着,苏霍结合他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劳动和学习活动(脑力劳动)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让劳动者的尊严感成为一种源动力。这个观点再次印证了苏霍前面提到的自我教育的精神力量,加深了我的体会,“劳动是教育的起点”。具体到学生上课的日常活动,苏霍认为,学生的脑力劳动就是在积累精神财富。他对此提到教学建议是,要把两条途径结合进行,一条途径是要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劳动课,这就像我们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包含有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另一条途径是根据学生素质、兴趣和爱好而志愿选择的劳动,这就像是我们现在开设的多元化社团课程或活动项目。看到苏霍这两点教学建议,我想到的是,第一条途径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热爱劳动重要品质的,这是劳动教育的普遍意义;第二条途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担当不同的社会分工而做好个性化准备。如此说来,特别是劳动教育的第二条途径,正好说明了劳动是教育的出口或暂时的“终点”。
不但如此,苏霍还看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未来,他用“幸福”一词表述学生参与自己喜爱的创造性劳动的道德认识和内心感受,他说“个性表现的重要规律性,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心爱的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就——掌握劳动的技巧,达到完美的境地”,“要给从事任何劳动的人以幸福,——这就意味着,要帮助他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那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我想,这应该是第一个提出“劳动使人幸福”论点的教育家。同时,他还看到社会分工对各种劳动需求的迫切性,“建立在社会生产的高度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劳动分工,将会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地选择能够最充分地发挥他的才能的那种活动”。现在看来,“学以致用”这个词的广义理解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原本初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参加劳动,只要是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让人感到幸福。所以说,劳动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现在,有一种阅读观点,叫做“读一本完整的书”,可以系统地把握书中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实质。我尝试把《给教师的建议》整体梳理一下,我的发现是,苏霍的教育观大概是一个递进的增阶过程:技能教育——常规教育——情感教育——自我教育——和谐教育——幸福教育。技能教育是为劳动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教育是为行为习惯和规范养成的,情感教育是为师生认可和学习愿望的,自我教育是自我体验和精神反思的教育,和谐教育是认识客体和表现自我的教育,幸福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严格地讲,幸福教育并非是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目标或者精神财富,是一切美好教育的最终结果。在幸福教育之前的各种教育的表现形式,都是用各种劳动形式(包含脑力劳动)来支撑和维护的。说白了,所谓幸福,一定是靠劳动来获得的。通过劳动获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劳动者(学习者)感受就是幸福的。
《周易》开篇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马克思说,“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等等,无不隐含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大家熟悉的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苏霍的劳动教育观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往简单说,实践出真知,实践就是劳动;望远处说,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