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的过程,本质是在和用户的心智进行交互,我们在不断努力尝试推动用户沿着期待的轨道和方向上走。既然是在推动,就一定存在一个点,用户可能过去,也可能不过去,需要我们以产品设计的方式提供推力或者拉力,这就是临界点。
临界点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让用户决定注册产品开始使用的?往往就是多动那么一下手指、多学习思考一小下,用户就从门口溜走了。临界点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作用,和用户的主观心理(感觉)和客观因素(绩效)等有关系。
常常惊讶于一些产品(特别是移动产品)能够在用户看到的第一个界面,放一个大大的登陆或者注册框在上面,任何好东西都没给用户看到,就让用户先来注册。以前在一个设计中,给一个公司的同事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找人问路,那人说“给我5毛我才能告诉你”,尽管你不情愿但还是给了他5毛,他拿了钱告诉你说“经过查询我发现自己不知道”。在实际的设计中,用户付出的并不仅仅是金钱的费用,他们的精力通常是成本,这时用户就会去盘算到底值不值得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微信诞生前,美国的 Kik (同样是一款移动端的即时通讯产品,类似的还有 Whatsapp)早期用户数得快速上升,据说因为增加服务器不得不空运。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有快速的增长?因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不动声色的利用手机的通讯录,自动快速帮用户匹配好友。在那个时候其实是有争议的,并没有明显的征求用户同意。但是这个做法的确帮助用户跨越了临界点。试想如果它需要让用户一个个自己通过昵称、帐号来添加好友,如果能够完成冷启动?后来一系列的聊天应用都使用这样的策略。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设计,在初期都可能会是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个注册的流程、一个对话框、一次点击… 这些小地方就很有可能会是用户的临界点,设计的价值往往也就在这些地方,小改动往往会有大变化。
通常我们要特别注意优先级高的任务/界面里,是否会存在临界点的问题。如果优先级最高的任务里,用户难以跨越我们的门槛,就很难保证产品的成功。这是一个细腻的工作,有时作为设计师&/产品经理,你可能不得不为了一个小细节和开发团队讨论/争取很久,因为别人会觉得这个细节不值得投入工作量,但你知道这可能会决定能否帮助用户跨越他们的临界点。
临界点也会存在于很多产品的使用场景当中。为什么我们会选择 Kindle 来阅读?毕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都能用来读书。当然我们可以说 Kindle 是(电)纸,不像手机屏幕看书久了眼睛不舒服,会相对好点。尺寸也不错,拿手里方便,对于男性,还可以装在牛仔裤兜里。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它对用户临界点的反向应用。往往就是那么一小下,内心中的临界点,就有可能会被翻越或者停止在那里。当你面对各种诱惑时,你的内心会不断有声音说:刷微博看看?玩会游戏?看看视频,就几分钟… 然而在使用 Kindle 时,你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太多诱惑,容易沉浸,只能阅读,以及做和阅读相关的事。这就是单纯。当然你也可以再拿出手机来,伸伸手而已。但就是这样需要伸手,需要拿起来收下去,你的心思就会止在临界点前。往往只是会嫌稍微麻烦一下,用户的行为模式就可能会改变。
在价格、内容、功能、交互、视觉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临界点存在。我们最关注的是在这些里面对用户行为的推动,而推动背后是行为数据,是点击量、转化率等等。每一个临界点都有具体的情境、都依赖于具体产品和具体模块的实际情况,最终我们可以通过数据不断观察和修正,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经验性的原则可循,后面陆续会讲到。
这是我正在写的系列连载文章,关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我一直希望探索产品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做互联网的人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管理者等等)找到一个可以共通的思维框架,当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时,能够有共同语言,这会是产品语言或者设计语言。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提的需求可以不是「简单大气国际化」,而是更具体的「界面需要体现出层次,区分优先级」,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也能够为每一个产品和设计决策找到依据。这是战术层面上的战略思考,通过一些具体的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产品、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甚至推广、传播和变现效率。
专业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