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烂——很多次听到很多人这样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我也在自学这个专业,但是这样的评价也不得不让我怀疑和思考。
起初,我整理出了两条主线。一条是鲁迅,因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的创作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左联五烈士,二萧,闻一多,胡风……一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一届系主任和他的学生陈思和先生,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可以归在这条线下。另外一条线,就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周作人,俞平伯,然后就是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一直到现在。当然,还有一些作家,比如胡适、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林语堂、茅巴老曹张钱,是不能简单归类的,或者说可以把他们归为中间派。一条线主张战斗,一路冲杀,简直就是真的猛士;一条线主张和平,不管你打仗不打仗,我就是要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越闲适越舒坦越好。有了这两条主线,再来看作品。很多时候就觉得简直入不得眼了。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作品简直少得可怜。作家虽多,作品也多,但质量和水平就很难上去。稀烂,确实说得有道理。
后来,总觉得就拿这两字来总体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是有些残忍了。两个字就把那么多的人和事一笔抹杀,还是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啊。毕竟,有那么多人曾经为之努力奋斗,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实在不少。于是,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回从时间段来划分,一个是20世纪初,一个是80年代,都是学西的黄金时代。20世纪初,很多人留学国外,然后把西方的东西带到了中国。鲁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郭沫若、冯至……无一不是。他们本身就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底子,再加上学习了西方的一些东西,所以大多数都可以是中西结合的榜样。战争,无穷的战争,一直到新中国,一直到80年代,中国的历史真的是太多事。文学自然也呈现出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的状态。等到改革开放,终于春风吹醒了头脑。大伙儿又开始学西。寻根派,虽说一心想深挖传统,但也还是有学西的底子的。到先锋派,就完全是疯狂学西了。这样一来,思路也很清晰了。两次学西,只是各个社团流派及单个作家学西的态度有些不同。第一次学西,有古文的底子,但现代化得很不够;第二次学西,现代化几乎被发挥到极致,但古文的底子又似乎被遗忘了很多。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稀烂二字最能说明问题。
当年提出的很多口号都是很好的,比如“为人生”、“为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只可惜,收效甚微。都是旧事,暂且作罢。而当代文学还在继续发展。网络的冲击真可谓是猛于虎也。于是,大量所谓网络文学就诞生了。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不堪入目。很多人感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文学真的是堕落了。
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楚了。也似乎该拿出点儿结论来了。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中国传统。简单来说,文学最根本的就是在写人性的故事。一刀切、两条线、正反对立……这一类的模式似乎都过于简单粗暴了。而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是极具多样性的。描写人性的多样性,突出独特的个性,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屈原的忠君爱国,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基本上都是这样。有一次去听华科一位教授的讲座,他就讲到沈从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不良影响。他说沈从文把乡土的人性美写到了一定极致,但他一写都市生活就是恶。想想,也很有道理。都市生活也是人性的一种展示,必定也是善恶纠缠的,而不是只有恶。还有关于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格、手法……也应该尽量呈现多样性。这些都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化问题。外国文学从19世纪末开始,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经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派、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生产出了那么多伟大的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看他们的作品,只让人感觉人性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回头看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总感觉还是保守了一些。同是中国现当代,偶尔看看台港作家的书,感觉他们对人性的解读还是稍微全面一些的。而我们学西,真的是很有些食而不化了。当代文学里头,先锋派算是学西学得很疯狂的了,但到后来,几乎没话可说了。马原去教书了,余华转型了,剩下的都四下飘散了。再一个就是中国传统,似乎已经被很多人给遗忘了。周氏兄弟那会儿,都是有古文底子的。而到了当代,似乎就只有在贾平凹的作品里头还能看到一些笔记小说的传统。台港作家里头,比如读白先勇或者李碧华的书,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古典戏曲的喜爱。而在大陆作家的作品里头,几乎见不到写古典戏曲的。有人甚至会纠结于什么是中国传统的问题。对于这样没有标准只有度的问题,那就只能看个人的哲学思维和人生境界了。我以为,真善美还是可以作为一个暂时的方向的。
中国当代文学,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呢。
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