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红楼梦》的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下面王熙凤与净虚的一段对话我感触教多。
老尼: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凤姐因问何事。
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礼。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要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求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家孝敬也都情愿。”
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在不管这样的事。”
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
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只是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稀罕他的谢礼,到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无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府、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3000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老尼听说,喜之不尽,忙说:“有有有,这个不难!”
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图银子,这3000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的出来。”
老尼连忙答应,又说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
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哪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
老尼道:“这点子事在别人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彀奶奶一发挥的,只是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帖,越性都推给了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
佩服曹雪芹,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把王熙凤、净虚这两个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
净虚一个老尼,开口阿弥陀佛,本应该一心向佛,不问人间俗事,她偏不,相反却是一个老滑头,老泥鳅,帮人干伤天害理之事。
王熙凤,聪明反被聪明误,别人几句恭维话,虚荣劲儿就上来了,就无法无天,啥钱都敢挣。“这事倒不大。”伤天害理、违法乱纪之事在她看来是鸡毛蒜皮,为了脸面和银子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她越来越放纵,最后误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叹!可恨啊!难怪贾母说她,疯丫头啊!太聪明了!
王熙凤如果走正路,她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是个人才。可惜啊!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