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时,我们为什么对自己认知不清
昨天晚上,有一个家庭来机构向我们咨询关于给孩子填报志愿的事情。来访的是一对母女,缺乏对志愿填报流程和方向的认识,于是团队里专业的指导老师运用自己在职业规划、志愿填报行业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花费了两个多小时为这位孩子和母亲进行答疑解惑。最后成功帮助她们,获得了孩子和父母的认可和感谢。
我恰好有幸在旁边旁听学习,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新知。在咨询期间,我发现大多数父母缺乏对各个行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无法给孩子在这个变化、发展、复杂的时代指明发展方向;而我们的孩子呢?虽然在这个世界生活了20年,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优势是什么?所以往往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职业规划这些人生的关键选择节点,陷入深深的迷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我想到了以下几点,欢迎和大家讨论。
1.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受到周边环境和亲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孩子说:“要好好学习”,而自己却选择在一边刷抖音,打游戏;还有的父母经常说为了“孩子好”“不能输在起跑线”,以这样的借口给孩子报一大堆孩子不感兴趣的钢琴、舞蹈、奥数辅导班,去不断的干涉孩子的一个个人生选择,指挥孩子按照父母给的人生路线走。
2. 教育体系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筛选体系,它会把一个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通过分数进行分层。在学校里,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学习,练习刷题技巧,想着如何把各种题型做对,如何拿到高分。这种以分数高低为价值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工业社会为了向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输送合格的螺丝钉而设计的。我们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商品,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缺少了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人云亦云,陷入纠结和迷茫。
3. 自己缺乏独立思考和反省的能力。我们自己平时也没有自我反省的习惯,缺乏对自己和世界环境的认知。我们大部分人在中学时期,也很少出去旅行,去接触各个人群,各行各业不同的岗位,导致我们不知道怎么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也缺乏对各个行业的了解。
下面我介绍一些能够提高自我认知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多读。就是多读书,各类传记,各类咨询,各行业人物访谈,可以重点阅读。
2. 多看。多观察各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体验人生百态
3. 多走。不是多去旅游景点旅行,而是多走一些不同的地方,多去一些不同的场合,多尝试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多经历一些未曾见闻过的人和事,增加自己的阅历。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要走,希望大家早日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