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是使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拍照,可我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都是使用的胶卷相机。现在这些老相机,后辈们恐怕再也难以见到了。回忆七十年代在化纤厂工作期间,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当初自己却没有相机,长期借用的是当时车间技术员、华纺大学生管葆生(后任聚酯分厂厂长)的一部135相机。到现在我还记得这部《华山牌》照相机的模样,它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
此后数年,我携带这部相机,走南闯北,出差北京、太原,带女儿去苏州、无锡、常州游玩,回汉探亲,它都派上了用场,它伴随着我,见证了许多快乐时光,留下了无数美好瞬间。
后来相片越来越多,尤其是135照片又小,又不易保管,我给它们找到了安家的地方,就是现在不易多见的影集。也许这是世上最小的影集,只有目前最小的5英寸彩色照片大小,可它每一页面能摆放4、5张135的照片,一本可容得下上百张照片,称得上是微形影集。影集虽小,但是装着的却是满满的幸福。
三线工厂的生活配套设施差,没有照相馆类的冲洗照片的地方,被逼无奈,只有学着自己洗照片。我对照书上的介绍,用木板钉一个电子管收音机大小的盒子,里面装上红色和白色的25w的灯泡,装一个双控开关,盒面上配一块普通玻璃,一个印照片的曝光箱就很快投入了使用。后来厂里李欣自制了一个放大机,我也跟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还蛮好用的,除了自用,还经常借给厂里的“发烧友”们使用。可惜后来搬家,把它当废弃物丢了,唯一留下了一个花钱买的放大镜头。
洗、放照片的主要材料相纸,就要靠出差和回汉时到照相 器材商店购买,买了多少,花了多少银子已经记不清了,家中现存的相纸包装盒可以告诉我,反正是一盒盒,一卷卷买回厂的。
材料和设备有了,暗房就简单多了。在自家厨房里,关上门,用床单把窗户遮得严严实实,再装上一个红色灯泡,就ok了。一个人在密不透气的小房里,一关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那时就一点不觉得闷得慌,也许这就是兴趣和爱好的驱动吧。在暗房里,反复重复着,放大、曝光、显影、定影、烘干的操作,丝毫都不觉得累,尤其是看见相纸在显影盆里慢慢显现出人像,心情就格外兴奋。掌握了洗、放相片技术,少不了还要为亲朋好友服务,而且是无偿的。算计下来,不计时间成本,光因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而废弃的相纸,造成的浪费就不少,所以自己洗、放照片不见得比在照相馆加工便宜。但是见到自己劳动成果和想到日后的纪念价值,心里也是乐意的,就权当是学手艺交学费了吧。
感谢湖北化纤厂偏僻的地理环境和匮乏的文化生活,成全了我的兴趣和爱好,并导致我步入中老年后,仍然执着地发扬光大。现如今是数码时代了,过去的曝光箱和放大机都已经进了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扫描仪、打印机、过塑机。这些硬件,我早己一应俱全,自学会了简单的照片后期处理技术,并且把它应用到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
2015年5月在武汉参加化纤厂检验科同事聚会,黄维真专程从上海乘机来汉和老同事见面,但错过了上午的合影。中午吃饭后,给黄维真在酒店门口照了张像,立即回家把她安排进了合影中,而且对原照片进行了修饰,一张满意的纪念照,立马送到了大家手中。
去年她们结伴去黄岗聚会,因是分二批抵达,又错过了在美境地的大合影,于是我把不同一天的三张照片,p到了其中的一张上,弥补了大家的遗憾。见到我的“作品”到受赞许,让我觉得颇有“成就感”。
这张神奇的合影照,我把它镶嵌在像框里,摆放在家中,看到它,我就会沾沾自喜。感觉到这就是从老相机延续下来的化纤记忆。
20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