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基源植物: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的块根。
拉丁学名:
1.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2.Cynanchum bungei Decne
采收和储藏:早春幼苗未萌发前,或11月采收,以早春采收最好。采收时,不要损伤块根。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植物特征:
1.牛皮消
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
叶对生;叶柄长3-9cm;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
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cm,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cm直径约1cm。
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
花期6-9月果期7-11月。
2.戟叶牛皮消
攀援性半灌木。具乳汁。块根每株一般生3-4个,亦可多至5-6个,常连接成念珠状。茎纤细而韧,被微毛。
叶对生;叶片戟形,长3-8cn,基部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糙硬毛,以叶面较密;侧脉每边约6条。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花萼裂片披针形,基部内面腺体通常没有或少数;花冠辐状,白色或黄绿毛,裂片开放后反折,内面基部被微柔毛,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长。种子先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长约4cm。
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灌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
2.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
1.分布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东、江苏有栽培。
2.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药材特征:
牛皮消 根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1-4cm。表面浅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栓皮脱落处土黄色或浅黄棕色,具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县鲜黄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甘后苦。
化学成分:
1.牛皮消 块根中含较高的磷脂(phyoSphO-lipid)成分[1]和c21甾体酯戟(C21 steroid ester glycoside)[21]。从总甙中已分离出隔山消甙(wilfoside)C3N、C1N、C1G、K1N和牛皮消甙(cynauricuoside)A、B、C [3]以及萝藦胺(gagamine)[4],牛皮消素(caudat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12-O-桂皮酰基去酰萝藦甙元(kidiolanin)等4个甙元[4.5]。还含白首乌二苯酮(baishouwubenzophenone)[6]。另含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精氨酸(argi-nine)的含量最高;并含丰富的维生素,尤以B族的含量为高;还含较高的磷、钾、铜、锆、硒等无机元素[6]。
2.戟叶牛皮消 根含羟基苯乙酮为甙元的甙类成分:甙叶牛皮消甙(bungeisid)A、B、C、D;还含4-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2,4-二羟基苯乙酮(2,4-dihydroxyacetophenone),布卢门醇(blumenol)A,左旋的春日菊醇(leucanthemitol),7-O-葡萄糖基甘草甙元(7-O-glucosylliquiritigenin),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7]以及磷脂成分[1]。
中药药性: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洒;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