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学习报告充数的,大家不用看,一连几天都是不干正事,今天算是做了一个小作业。嘿嘿……)
10月22日上午,在线上观摩了“智能升级,何以为师”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工作启动会,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胡晓勇教授的建设方案报告。
其后祝智庭教授作《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见解》主题报告,成员单位代表唐瓷教授、李立副院长作经验分享。
今天,会议发言人的PPT由公.众号刊出,可以据此对上次会议内容再做一些回顾梳理。
唐瓷,成都师范学院教授,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高校成员代表,分享了题为《智能教育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表示,成都师范学院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培育办学特色的重大战略举措。
提出“四以理念”,具体为“以协同创新突破瓶颈、以应用驱动加强建设、以深度融合变革教学、以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同时提出以体系化、多元化、信息化场景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六大融合”,彰显学校特色。
在报告中唐瓷教授进一步探析了智能教育素养内涵,介绍了“无边界”学习空间支持下的智能教育环境建设行动,认为创新的高校教学能够培养出善于开展教学创新的师范生。
最后,通过重构教学、全流程评价两个实践案例介绍了师范生智能素养培养路径。
为了向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理念和成果,唐瓷教授制作了19张幻灯片。
以下为详细内容:
01 封面
上中下三栏分布,首行题目,中行汇报人名字、所在单位,下行成员单位,其中题目和作者都为突出显示。
版式简洁,上深下浅的蓝色,左上角有学校徽标,左下为学校校训。
02 学院简介
左中右三栏,左为学校图片,中图标为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的理念围成的以“师”为中心的菱形图标。
最右侧为学校发展历程中六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应着学校的六次更名。
最下一行为学校性质和荣誉,省属本师,部级师资建设示范项目单位。
从第三张PPT开始阐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03 信息化起点
左图为学校成立信息化领导文件的通知,右框内容为2013年起学校确立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培育办学特色的重大战略举措。
04 具体主张
提出“四以理念“,破解建用瓶颈
以协同创新突破瓶颈,解决碁础薄弱、资金不足、技术滞后、人才缺乏等问题
以应用驱动加强建设,解决建用脱节、价值偏差问题
以深度融合变革教学,促使教师变革观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以提升能力优化服务,提师范生能力,学校服务基础教育能力,践能办学宗旨
左图右文,突显核心理念。
05 具体措施
推进“六大融合”,学校特色初显
1. 数字化校园(校园网、数字校园平台)
2. 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教科研及管理服务系统、多媒体教室、学生泛在自主学习区)
3. 智慧教学示范区(远程互动教室、高清录播教室、智慧教室、智慧观摩教室、智能微格教室、数字化教学评价中心)
4. 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师范生信息化能力综合培养)
5. 成师智慧教育研究院(推进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6. 智慧创新中心(推进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六大融合,PPT上采用的是金字塔的图示,以基础到塔尖,由易到难。对这一段兴趣最浓,听完有点失望,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学业评价、中小学应用、校企合作等方面,并没有比中小学领先的地方,所做了,我们已经在做了,且最后一个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展开讲,可能后面会提及。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师范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助力,网上到处是优质资源,只要想学,就能学到,对老教师的依赖性没那么强了,很幸福的事儿呀!从师范类院校来看,其作用会让学校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06 入选试点院校
07 制定方案
两个文件,一个是实施意见,一个是行动方案。
08 智能教育素养培育体系示意图
在PPT里,能用图表,不用文字,对体系的说明,尽量是图表形式,便于人们厘清关系,在几位大学老师的PPT里,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中小学老师的PPT只是在版式和配色等花活上下功夫,很少见到卖力去整理这样较复杂示意图的,可能是中小学的比较简单,也可能是我们不太擅长,从课题中也可以看到这个倾向,课题研究思路,许多人还是用文字叙述,用图表也是抄别人的,没想着自己去做,去研究。
看完这一部分有个设想,高校老师应该来中小学任教一定年校,中小学名师可以去高校带带师范生,就像医生那样,出师了才能给人开药方,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新老师的经验太少太少,不会上课的大有人在,需要用一届或两届学生来练手。
提取一下这个表格的关键词,做表格之前也一定是先有文案的,倒着推一下吧。
国家和时代发展对师范院校的要求
信息技术发展使智慧教育成为可能
各角色任务及相互关系
高校教师需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加强研究、聚焦应用
师范生成长需科学定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应用重视实践实训
一线教师成长也需转变观念、精准研训、课堂变革、成长提升
这一段的叙述的亮点在于,三个角色形成一个闭环,一线老师通过反馈及多无测评,把结果做用在师范生乃至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上。
09 项目推进
左图为新闻报道、右图为项目推进会图片
10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四大行动“
四新理念(围绕新理念、新技术、新角色、新发展展开)
四大行动(新基建、新能力、新素养、新平台)
四个创新
A形成智能教育环境新形态
B形成教师智能教育能力提升新路径
C创新学生敽有教育素养培育新模式
D构筑高校引领地方教育改革新生态
最佩服这些高校老师的地方,一个在于理论水平和国内外视野是远远超越我们中小学老师的,另一个是文字功力,提炼概括体系的水平很强大。我们在做课题写报告时很多时候逻辑主线不清晰,小标题起的随性又毫无新意,是硬伤,这也是今天观摩到现在最满意的地方,高校老师的科研能力、学习意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1 智能教育素养内涵分析
该素养主要由其本知识、核心能力、伦理态度构成:
从科技素养、数据素养、人文素养来体现;
包括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智能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是对原信息素养的转型升级、或分为以智能技术为工具、以智能应用为路径、以智能人才培养为目的三个层次;
素养为统领、创意为内核,包括知识、能力、思维和意识这四个维度。
我本以为接下来会讲一些具体方案和阶段性成果,没想到在这里插播了一些智能素养相关理论和概念。作者认为以上说法是逐步推进的关系。
12 用两个图示说明,第11张中文字表述的观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13智能教育环境建设行动
展示无边界学习空间,如教室内一体化平台、AI教学行为测评中心等。
14 创新教学,培养创新教学的师范生
大学生有智能机、平板、电脑,他们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比中小学好太多,也利于高校教师进能智慧环境下的教学互动。
15 案例1(侧重教学流程)
课前:微课自学、在线资源、导学测评、数据反馈。(设计课前学习、优化教学设计)
课中:自主合作、探究生成。(推动教学变革、提升教学效益)
课后:有效复习、差异作业、智能监管、精确提升。(推进精准提升、实现个性化教学)
16 案例2(侧重评价实践)
诊断测评、生成报告、智能推送、按需施训、训后再评、终评报告。展示的图片中有智慧教室里的学生图像捕捉,表情分析、知识图普分析、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等数据,还是蛮高级的。
17 “以师育师”“1+4+N”教师发展共同体
何为四方(虚拟)教研
专家同行引领、高校加强培优、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实战。
此段为学校落地的做法,也是今天做为成员单位分享的价值所在,其中提到高校教师要用好平台、资源、空间,打造名师、名课、名案例,还要进行系院、省域、全国展示。这说明,大学老师也有KPI,哈,天下都一样呀,谁也不轻松。
有个小小遗憾,里面关键地方出现了一个错别字,没有校对出来,以后公开展示的内容,特别是关键地方,要反复审查。
18 本校信息化过程中几点思考
动态内涵、协同体系、整体培养、整合创新。
19 结束
致谢!
个人联系方式介绍。
听完的感受,特别是再看这些PPT上的提炼,感觉不白花费这些时间,也感谢信息化的便利,可以时时处处人人都有学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