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必修课、常修课和终生课,能够真正和群众“唠家常”,听的懂群众的“言外之意”,引的出群众的“腹内之言”,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也有利于在工作生活中作出正确判断、科学决策决断,也是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必备条件。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对于群众的“家长里短”,广大党员干部都应做到应对自如,杜绝“官腔作势”,避免“相顾无言”才能更好广纳博采、走深走实,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唠家常”要正确面对群众的表扬。作为党员干部,面对他人的夸赞、褒扬,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面对那些假情假意的“夸赞”和“褒扬”,要认真分析研判其“言外之意”,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面对别有用心之人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式“夸赞”和“褒扬”,更应该从容不迫、不骄不躁、分辨真假,沉着应对,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从假情假意的表扬中秒懂群众对相关工作的不满等“言外之意”,融合提炼、汲取运用,助力自身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成长为栋梁之才。
“唠家常”要接受群众提醒。无论是亲人、朋友、领导、同事还是同行,但凡能对你进行善意提醒,对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真话实话,都是非常难得且宝贵的。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无论群众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指出你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还是毫无顾忌、不留情面地指出你工作上的失误和漏洞,都应虚心接受,切不可感情和义气用事,犯“死要面子活受罪”“一条路走到黑”等低级错误,始终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善待他人善意的提醒,坚信忠言逆耳利于行,坚持从群众善意的提醒中秒懂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言外之意”,更好促进自己高质量做好本职工作。
“唠家常”要理解群众的抱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只信奉或关注领导的讲话和言论,而往往忽略广大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对自身工作的相关意见建议,以致广大群众对一些单位的工作各种抱怨不断,特别是喜欢当着相关单位干部的面有意的抱怨。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坚决摒弃“人微言轻、位低言浅”的思想,决不唯“红头文件”和“领导看法”是从,而是主动通过接访、下访、座谈、调研、网络等渠道,倾听民声、掌握民意,特别是要善于从群众有意的抱怨中秒懂工作中的不足等“言外之意”,与贯彻落实党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起来,精准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