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很多人觉得学英语重要,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英语考试才是真正的刚需。这也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考完四六级之后,就再也不去碰任何英语相关的材料,即便他们口口声声说英语重要。
其实不论是英语、健身还是任何其他的技能,当它无法影响你的生活时,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必要性。
不信你可以回头看看自己年初许下的愿望,是不是少了哪一项你的生活都不会受影响?
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于是,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少数)最终“学”会了呢?对他们来说,那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想想看吧,这是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源?
当你真心喜欢做某件事,通过这件事真正感受到了好处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刚需。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痛苦,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喜欢锻炼的人来说,健身从来不是煎熬,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就像对于喜欢打游戏的人来说,如果让他停下来不去做,反倒是一种折磨。
所以天生条件弱,周围环境差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
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这个你想学习的技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刚需。
当你真心喜欢做某件事,通过这件事真正感受到了好处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刚需。
再看看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是不善于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直到水落石出。可你身边也一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为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这个解释在这里依然同样合理,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得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我们之前提到过,特立独行且正确。
看完这周的文章之后,我们不妨想一想,有什么样刚需的人,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我(李笑来老师)能给出的答案就是:
把主动分析当作刚需的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把事情做成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希望知道事情背后的原理,以及相应的逻辑关系。
不停地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对于那些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就是刚需。
而且他们从来不会在遇到麻烦之后才被动分析。他们向来都是主动出击,在麻烦找到他们之前,就先试着找到解决方案。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可偏偏好像整个教育制度在这个能力上彻底失灵——可偏偏还真的就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地习得了这个能力,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对那少数人来说,“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得要死。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接下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他们,因为那可是刚需!
上文里就有明证。分析对我(李笑来老师)来说就是刚需。若是我认定某个问题需要一个解释,那我就会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这个过程很可能长达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你看,七年后我的结论相对于七年前的结论,又进步了一大截,又精准了一个层次。
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儿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
对于没有尽全力做到最好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做“优秀是一种习惯”的。
相反,他们倒是很善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优秀其实并没有那么好。
无论是虚假的安慰,还是恶意的诅咒,总之他们会绞尽脑汁来将其合理化。
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合适的描述应该是:
“找借口”是一种刚需。
或者说找借口就是一种习惯。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可以放弃。
这种习惯或者说刚需是一个大坑。如果你往坑里看一下,就会发现无数人在下面挣扎。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是刚需。你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是你有机会与他们沟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什么是牛人?一般来讲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罢……但这么多年过去,早就习惯了。
“等待”是我们最常用的借口:等我到了XX岁,我就要如何如何。
除了一些法律上规定,不准某些年龄段做一些事情以外,大部分的等待其实只是借口而已。
年龄的增加并不保证能力的提升。
如果不努力,不论你到三十岁还是四十岁,同样都可以碌碌无为。但这不是岁数的原因,而在于你是否让优秀成为了你生活的刚需。
实际上如果是刚需,你是根本不会等待1分1秒的。因为不做,对你来说损失很大,所以即便做不好,你也会硬着头皮去做。
不要再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为什么又加了个定语“正确的”呢?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很显然,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有“吐槽”的刚需,不抱怨他们就难受,“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感觉要爆炸”,而吐出来之后又“感觉被掏空”。再比如说,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把“活在过去”当作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他们总是慨叹“世风日下”,他们无法乐观对待未来,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对人脑的认识突飞猛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这样的:
大脑是可塑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大脑,宏观上来看终生可能没多大变化——毕竟脑壳的大小、形状貌似是一成不变的;但若是从微观上来看,大脑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这事儿——连灰质厚度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的。也就是说,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它竟然还可能被自我塑造。
在我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机理: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