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访米县
最后一个县令讲完时,大伙也酒足饭饱了。各位父母官相互聊了几句后,也就各自回住所等候第二天述职了。
述职的结果是肖思仁名列第一。经吏部铨选,肖思仁调迁德州府知府,从知县直接升为知府,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肖思仁升任知府后不久,就打算在辖区内进行暗中巡查,也就是私访,一来了解民风民情,二来了解属下官员的为官情况。
这天,肖思仁带着肖安和郝雕缵师爷,三人便衣素服轻装简行。
离府衙最近的县是米文县。不一日他们便来到了米文县城。
肖思仁见米文县人们谈吐文雅,民风淳朴,很是高兴。
中午,主仆三人,便来到一个小酒店吃饭。问了问他人对米文县石知县的评价,人们都说县老爷为官廉洁,性格憨厚,不欺百姓。
肖思仁心里很是满意。眼睛望着街对面,正盘算着要不要去看看他。却被对面的一幕逗笑了。
原来街对面是个理发店。可能剃头师傅的手艺不错,一直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
一位中年汉子领着个小孩来理发,大概因为忙,又是小孩。那师傅就吩咐一个徒弟给那小孩剃。那徒弟甫上阵,一动刀就割破了小孩的头皮,鲜血淋漓。那徒弟却不慌不忙对中年汉子说:“你这小孩的头还嫩,下不得刀,且过些时候,待他老了再剃。”中年汉子刚要发怒,剃头师傅看见连忙过来赔礼道歉。
见此情景,肖思仁对郝雕缵说:“看来这里的人们还很风趣啊!”郝雕缵说:“不光风趣,还很滑稽呢。大人,你看。。。。。。”
肖思仁顺郝雕缵的手指望去。见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戴着一副眼镜坐在酒店一角吃螺丝。不小心失手掉了几颗螺丝肉到地上。这人显然很节约,竟然到地上去捡,岂知边低头边捡时,眼镜碰到桌脚摔了,手却摸到地上的鸡屎。
别人来不及示警,他已经把鸡屎放在了嘴里。觉得臭不可闻以后竟说:“好热的天气,东西才落地上,怎就臭得这样快?”肖思仁摇头叹息之时,店小二连忙过去帮他拾起眼镜,叫他去洗漱。
肖思仁终于决定去见见这位石知县了,因为他想起了这位石知县的一件逸事。
石知县姓石名瑙岱,一次骑马到民间访查,由于马夫的疏忽,马受惊跃起,石知县被摔了下来。
随从人员慌忙将他扶起,许多看热闹的人以为他一定要惩罚那马夫了,不料他只是指着马夫笑着说:“幸亏我是石知县,如果是瓦知县,还不摔得粉碎?”人们都很感激他的宽容,也唯有这样宽容的父母官,也才能教导出淳朴的民风啊!
石知县听说府台大人驾到,慌忙迎接进县衙。施礼毕,谈完公事。
肖思仁偶尔想起一件事,就问:“石大人,听说贵县出产猴子,不知它们个头又多大?
石瑙岱急忙回答:“大猴子有大人那么大!”
话一说完,忽然觉得这话很失礼,心里又怕又悔,赶忙弯下腰继续说:“小猴子有卑职这么小。”
肖思仁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都说石大人憨厚,果然如此啊!我喜欢你的性格,不过这样的性格做官还是要略微要改进啊!”
石瑙岱连连说:“肖大人教训得是,肖大人教训得是!!!”
接着便邀请肖思仁三人去参加酒宴。肖思仁本不喜欢这样的应酬,但觉得石瑙岱不像其他人那样圆滑世故,内心不好拂其兴头。于是满口答应而去。
石瑙岱虽不世故,倒也不呆笨。这次酒席显然做了精心安排。酒菜并不隆重却很精致,并请了当地有名的读书人作陪。
和读书人谈诗论句,肖思仁是很喜欢的。其中有一捐监生,喜欢作诗,这次有幸陪府台大人吃饭,也想表现才学。席间把自己以前的一首韵诗吟出来请肖思仁斧正。其中有两句:“舍弟江北没,家兄塞北亡”。
肖思仁听完,同情的说:“想不到你家连遭如此不幸!”
那监生忙说:“实际没有这样的事,我只不过图对偶亲切罢了!”众人绝倒。
郝雕缵乘机戏弄说:“那你何不说‘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还可以保全两个兄弟的性命啊!”众人又是喷饭。
至此大家喝酒已经颇为尽兴了,其中一个举人显然喝过头了,说话便有些狂妄了。竟然说前朝古诗都有语病。必须经过他的医治才能完整。郝雕缵就问:“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有什么病吗?”
那举人说:“此诗太肥了,应该消减。头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下雨何必在清明?只要‘时节雨纷纷’就是了;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谁不在路上?只用‘行人欲断魂’便可;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既然说何处有?那何必借问?只用‘酒家何处有’就可以;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路上难道只有牧童?所以只用‘遥指杏花村’就好!这样消减后就显得气爽神清。”
郝雕缵又问:“那‘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诗有什么病吗?”
那举人又说:“此诗却是太瘦了,应该滋补。第一句‘久旱逢甘霖’,谁晓得旱了多久啊?应该说‘十年久旱逢甘霖’;第二句‘他乡遇故知’,究竟他乡有多远啊?该说‘千里他乡遇故知’;第三句‘洞房花烛夜’,结婚是人之常理,如果说‘和尚洞房花烛夜’就好;第四句‘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乃读书人分内之事,可以改成‘监生金榜题名时’。如此滋补,自然就是气足神完。”
肖思仁听到此处,兴趣来了,有点按捺不住,笑着说:“你这样一改,弄得就溃烂臃肿了,应该用良药调理,我下一剂药,此病就可平复了。‘十年久旱逢甘霖,下的雪弹子;千里他乡遇故知,见的债主子;和尚洞房花烛夜,娶的石女子;监生金榜题名时,演戏的梨园子’”众人听完,都笑着附和说:“高见!高见!”
那举人听后无言,但终究又按耐不住。起身说:“诸位大人,说诗,在我来认为,就是唐朝的孟浩然五言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得最好,诸位大人有何高见?”
肖思仁听后微笑这说:“说它好当然说得,说它不好也无不可?”那举人忙问:“大人何出此言?”
肖思仁说:“这分明是一首瞎子诗嘛!”那举人一听,顿时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