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存在历史不长的90后金融从业人员,虽然天天被【人工智能颠覆华尔街】【高盛600名交易员只剩2人】的新闻喧嚣着耳朵,也看到了李开复先生苦口婆心警告【未来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心里始终没感受到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机感。
可昨日,我看到了。
这是佛山木版年画。
年画是中国传统特色,广东佛山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曾”并称我国四大著名木版年画产区。
在佛山木版年画的鼎盛时期,有专门生产门画、年画的“门神行”,在普君南路有“木版年画一条街”,制作年画的店坊达200多家,从业者超过4000人。
而今天,“木版年画一条街”已被拆迁得零零落落,“冯氏世家木版年画”成为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传统的木版年画作坊,作坊的主人冯炳棠老先生(90岁高龄)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懂全套制作工艺的人。
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手续繁杂,包括20多道工序,刻版、拓印、写花、开像、填丹……
在当年,每一道工序都由专门的手艺人来制作。
比如为佛山木版年画带来“万年红”美誉的“填丹”,手艺人要在半夜旁人都睡了,偷偷起来调制独门颜料,这是传男不传女的“看家本事”。
可今天,印刷术改变了一切。
不需要独门朱砂,不需要经验累积,不需要手把手传承,机器可以完美复制上千万张年画,毫无瑕疵,颜色鲜亮。
作为广东省现存唯一一个木版年画的手艺作坊,冯家的生意并不见兴隆。一是因为印刷品更好看更便宜,二是因为现在家家户户几乎不贴门神了。
冯老先生的徒弟KK不无惆怅地说,差不多这个房子就要拆了,到那时,百年老店就彻底没了。
我问KK,既然不赚钱,为什么年纪轻轻选择跟着老先生学这门手艺?
KK眼睛一亮:木版年画就像是墙上的电影,背后承载着无数有意思的故事。每一笔描金,每一笔写花,都带着手艺人自己的痕迹,自己的韵味,这是印刷品无法代替的。
人性的韵味,大概就是我们与人工智能最后的不同了吧。
机器可以处理所有可数据化的东西,速度和精度都远比人做得要好。可完美有时候也是最大的缺陷。所有东西千篇一律,不差分毫,也便没有了独一无二。
所以,即使可以用几块钱买来一张精美的年画,也依然会有人愿意高价求购一幅老先生用年迈的双手亲自制作的木版年画。
我在先生的指导下拓印了简单的描黑门神年画,头顶上因为墨刷得不够,空了一块。老先生的夫人笑着说,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多好,都不用标记了。
我突然明了。
身而为人,人性的痕迹会在彼此的心中引起回响,因为缺陷,恰恰留了情感的空间。
这是人工智能永无法模仿的。
人为手艺总是无法精准,但正是这不确定性,产生了美。
我想对KK说,印刷术成为绝对主流是时代趋势,但手工艺不会完全消逝。因为只要人类还在,就需要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