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求真}人身上的六气,人不生病就不会显现,凡是一个经上有病,那么这一个经上的气就会显现。正常的人六气调和,不见风、不见火、不见湿、不见燥、不见热、不见寒,所以一(种)气不至于单独显现,病了则一(种)气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或者显现出风来、或者显现出火来、或者显现出湿来、或者显现出燥来、或者显现出寒来、或是显现出热热来。六气不能相互交济,所以一(种)气(的本性)就单独显现了。例如厥阴病了风就偏盛,少阴病了热就偏盛,少阳病了暑就偏盛,太阴病了湿就偏盛,阳明病了燥就偏盛,太阳病了寒就偏盛。
此气的偏盛,一定是因为彼气的偏虚(主要是指此气克的气(克我),和克此气的气(我克))。例如厥阴风偏盛,是土气和金气偏虚(木克土,而金克木);少阴热偏盛、少阳暑偏盛,是金气和水气偏虚(火克金而水克火);太阴湿偏盛,是水气和木气偏虚(土克水而木克土);阳明燥偏盛,是木气和火气偏虚(金克木而火克金);太阳寒偏盛,是火气和土气偏虚(水克火而土克水)。因为六气的性质,实(偏盛)则克罚他所能克制的,反侮辱克制他的;虚(偏虚)则克制他的气就会克罚他,而他所克制的气就会反过来侮辱他。
【原文】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
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脾胃湿盛而不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求真}深究一下,一气的偏盛,也是因为其本身之虚。厥阴能够顺畅的生发,那么阳气从左边升气而木气茂盛,厥阴之所以显现出风盛,是因为他生发的不够顺畅。少阴能够顺畅的长起来,那么君火显达而上清,少阴之所以显现出热盛,是因为长的不旺。阳明能够收,则阴气从边右降下来而金气肃敛,阳明之所以显现出燥盛,是因为他收的功能失去作用了。太阳能藏,那么相火闭蛰(于水中)而下暖,太阳之所以显现出寒盛,是因为他收藏的功能不能很好的运行了。土是四维的中气,木火之所以能生长,是太阴己土的阳气上升,金水之所以够收藏,是阳明戊土的阴气下降。中气旺那么戊己转运正常而土气平和,中气衰脾胃湿盛不能正常转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就能克制水(制约水太过),土湿就会水气泛滥,侮辱土而克罚火。水泛滥而土湿,木气不能升达,则生的意愿盘结堵塞,就会贼土,却不能生火以培固土,这是土气困顿衰败的原因。血藏于肝来源于脾,太阴土过于燥,那么肝血枯萎而胆火上炎,就可能病了;但足太阴脾经是以湿土司令的,足阳明胃经从燥金之令而转化燥气,湿为本气而燥为转化气,所以燥气战胜不了湿气之旺。阴气容易旺盛而阳气容易衰败,因为土燥而发病的,除了阳明伤寒承气汤证之外,不多见。一切内伤外感诸多杂病病,大都是因为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