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天才。
他有超越常人的智力,有诙谐的性格,豁达的情怀。
他的诗词文章或是一时即兴,或是有感而发,均自然流露,顺乎天性。
1《苏东坡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载了这样一位诗人、画家。
苏东坡的一生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知道生命有限,刹那永恒,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时光。
《苏东坡传》总共四卷,分为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个部分。
林语堂写这本书时参阅了大量的参考书籍,而且林语堂本人也非常敬佩苏东坡,这点从书中就可以看到。
林语堂在序中这样说道: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苏东坡的老家在四川眉山,眉山以南四十公里就是有名的乐山,著名的乐山大佛就在此地。
眉山位于四川省会成都与乐山之间,此地因李冰的治水之功,而成为沃野千里,田园丰茂的盛地。
苏家是有田产的小康之家,苏洵二十七岁时有了长子苏东坡。
苏东坡六岁入学,他的老师是一位道士。
这位道士老师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一个是苏东坡,另外一个是陈太初。
陈太初后来也考中科举,但最终还是出家做了道士,一心想着得道成仙。
苏东坡十一岁开始准备科举考试,需要经常背诵大量的经史诗文。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苏东坡朗读经典,苏洵倚床而听,这被老人认为人生一大乐事。
苏东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开始名满天下。
2 乌台诗案
苏东坡一生写过很多诗,因诗获罪,也因诗减轻判罚。
神宗元丰二年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弹劾苏东坡,说他污蔑朝廷。
随后,相继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奏章,这件案子交给了御史台,此案对苏东坡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件案子连同审问苏东坡的亲笔文件,被陆游编成一本书,后人称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名称。
御史台审理弹劾苏东坡的案子,在七月逮捕苏东坡,八月送进御史台皇家监狱。
在监狱,苏东坡写给弟弟两首诀别诗,措辞悲惨。
在这两首诗中,苏东坡同时表达了皇恩浩荡,无法感激图报,实在惭愧。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苏东坡知道,写给弟弟的诗一定会传到皇帝手中。
一般而言,最高当局会安排狱卒监视苏东坡,并把苏东波的任何动向上级进行汇报。
果不其然,皇帝看到了苏东坡的诗,十分感动,最后苏东坡得以轻判。
苏东坡的一生是率性而为的一生,也是豁达自如的一生。
他的名字是一个记忆,思想会万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