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学期戏曲通识课,易老师讲的果然好。现在把我的课程论文分享一下。感谢Lucia的助攻,不然我得不到90+。
当代戏曲传播路径创新探讨
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经久不衰,但面对当今的数字化浪潮,戏曲传播途径面临如何创新的问题。按照以往的口口相传的模式,中国戏曲很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走的更远,传统戏曲走向数字化、可视化是大势所趋。将戏曲传播方式多元化、创新化是当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
传播手段之于受众的有效性,传播学称之为“到达率”。戏曲传播的手段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到达率,才能实现优质传播。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段小楼、程蝶衣作为京剧名角儿也只是在老北京的范围内,但对于现金的戏曲名角儿,只有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才是成功的戏曲传播,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对于戏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戏曲文化的发展传播与教学的结合也十分重要,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的教育对于当代社会来讲是更为基础的。
面对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现实状况,互联网终端通过平台科技化和内容可视化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戏曲作为一种集歌、舞、乐等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在舞台之外也必然依赖许多现代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的互联网终端传播,主要有电脑端、手机等移动端两个方式又有APP、微信、微博等三个主要路径。三个路径具有各自的平台优势及受众人群,戏曲传播如能充分利用三个路径并促使三者融合,将有助于为戏曲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手机端的传播已经非常大众化,接受程度非常高。例如通过APP进行直播的方式,戏曲名家、戏曲组织开通微博账号定期发布戏曲常识、戏曲信息,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模式也是戏曲传播的新型手段。
艺术传播是艺术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活动需要更为高质量、更为有效的艺术传播手段。当前中国发展速度惊人,相伴之下,人口质量提升迅速,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与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相结合进行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将戏曲艺术的传播作为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兴趣类课程,不但有利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有效传播,而且古代经典戏曲蕴涵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精神也是中国学生构建高尚与健全人格、完善道德的典范。
201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除了传统的支持保护戏曲艺术的方法,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是在通知中特别指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戏曲演出 ; 其二,强调通过互联网推广戏曲文化。面对互联网时代下戏曲传播方面的政策支持,戏曲从业人士必须更新原有戏曲传播思维,培养戏曲运营意识,注重戏曲受众意识拓展。作为戏曲人,为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必须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探索去尝试,为戏曲传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戏曲传播必须走出传统的传播方式,迎接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化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