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次作业及前后变化
第一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我在工作和个人发展上能够越做越少、敢于越做越少。动手做事之前想清楚为什么做、希望达到什么样子、现状怎样、采取什么样的思路,会有哪些关键节点,采取那些防范措施等等。虽然3天目标和7天目标并没有完成,但这种管理者思维已经越来越明显。
二、三次训练中的收获
第一次作业完成之后,我看了韩MM的分享,把PORT模型由原来的5步(期待、目的、目标、成果、任务)增加到了11步(添加了风险、计划、执行、调整、反思、成果封过)。这样的流程不仅可以很好地锻炼管理者思维,还能通过反思和成果封装对做过的事情进行有益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应用这个流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作业完成得很轻松,第三次作业非常困难,不知应该怎么写。我不知道为什么困难,通过永澄老师的答疑我才知道原来我用错了模型,我希望解决的个人发展规划不是PORT模型能解决的。PORT模型的作用是搭建起任务框架,个人发展规划需要的是宽广的视野。第三次作业让我对PORT模型的作用加深了体会和认识。
我制定的三天目标和七天目标并没有百分百完成,只完成了60%。但我仍对结果比较满意,这两次都是围绕上课制定的目标,我一直觉得做PPT的水平不高,但也仅是不高而已,其实可以应付上课和交流的需要。我羡慕PPT高手,希望自己也能做出让人惊艳的PPT,但我并不擅长独自一个学习就能学到很高的水平,我需要跟老师学习或者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比起在PPT上死磕,我不如把古典老师说的“教师之轮”多跑两遍,提高全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当初给期待打的10分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训练以及回过头来的反思让我发现了以前从未意想到本来觉得特别简单的问题。
三、概念的学习对我的帮助
对于概念的学习我开始没有重视,因为推荐的文章之前都学习过,前两次作业做得也很轻松。但看到群里有些伙伴分享的学习成果,我知道了什么叫高标准,我的深度是远远不够的。我在做第三次作业时觉得我根本没有搞清楚目标、成果和任务的区别,原来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虽然后来答疑时永澄老师指出我用PORT模型来解决个人发展规划的问题不合适,但这仍然是一个让我理解概念的好机会。在同组伙伴若佳的点评和对小喆的分享学习之后我终于清楚了三者之间的区别。
四、同侪力量
我谨记永澄老师和古典老师说过的话:无论一起做什么事,过了一定的时间总是呈现出幂率分布,少数人出于头部,多数人变为长尾。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向头部游动。群里有些伙伴非常积极主动,比如茶香、口天、学良、海平线、光牧、小喆、韩MM、博根等(有些没提到的伙伴别恨我啊),他们不仅学得扎实,还花时间和精力利他,我深为敬佩,我要向他们学习!还有我的同组小伙伴若佳,工作再忙,也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次作业,还给我点评,她太能死磕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缺乏的。
茶香的结营作业http://www.jianshu.com/p/974ed466e033让我很震惊,里面包含了她之前学习的产生的大量的作品声音。她的学习方法和整理学习材料的方法值得借鉴。
小喆的作业http://www.jianshu.com/p/bde01736c473让我深刻看到了小组讨论的力量,另外她用系统思维的角度看port模型非常高级,显示了学习的深度。她的PORT模板简单高效,以后我会用这个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