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的布置,今天下午的语文课,我们进行了共读――一二号同学介绍他们读过的最想介绍的书。
一号同学拿着《居里夫人的故事》上来,打开书的扉页,读了书的作者。她的声音太小,而且仅仅是读了作者,读的还不够流利。听着如此的推荐我非常着急,灵机一动我边听边在黑板上画思维导图,以引领孩子们都来边听边做,让这样的共读更有效。还得介绍完了,我给所有同学讲了用思维导图记录听书的要求。
二号同学准备得很充分:做了课件,而且有针对性的选择的课件进行介绍。先介绍了书的作者,然后介绍她印象最深的篇章。听着她的介绍反正有1/3的孩子边听边做思维导图。应该说二号的介绍还不错。
总结这两位同学的介绍,肯定了二号同学,但也提出了要求:应该讲一讲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在选择书中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学听,并引导同学进行讨论。所有的同学都很接受。所有的同学也为二号同学的充分准备而点赞。
了解二号同学做课件花了多长时间,他告诉所有同学用了接近四个小时,昨天晚上是准备到11点的。她的用心再一次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用心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反思孩子们的所做,我有了新的想法:后面的读书交流我们用朗读者的方式进行:我和介绍者对话他所读的书,然后由他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然后是同学互动交流这本书。这样所有同学应该受盖更深一些。
实践出真知。和孩子们共读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