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变化二
公有制
远古人类,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高大强壮的体格,在四处野兽,毒蛇的原始社会中,显得极为弱小。团结就是力量。人类聚集在一起,一起采集食物,一起对抗野兽,一起保卫群体和攻击敌人。
当时人类寿命极低,生育存活率也很低,每个人都对群体十分重要。所得的食物,财产,按人口平均分配。
公有制帮助人类度过了数万年的时间,主要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初,人类对工具的应用不断改进,发明了早期的农业和畜牧业。学会了用火。
公有制社会人类早期是穴居模式,人类躲在山洞里躲避风雨。在洞口生火驱赶野兽,或用石头将洞口堵住。
随着石斧,弓箭,长矛,木盾等工具的出人,人类不再害怕野兽,将生活区移到了河流附近。这里取水方便,食物充足,还有不少猎物。人们在这围栏,搭起茅屋,男人负责打猎,女人负责采集食物,照顾幼小,畜养家畜等。基本处于母系社会。
奴隶制
各群体不断移动和扩大,群体间难免发生冲突,被抓来的敌人,刚开始是杀了吃掉,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这些俘虏被用来从事农业等日常工作,这就是早期的奴隶。
为了保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土地被分给个人负责。产生了早期的婚姻制,由这对夫妻及其后代管理这片土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有的人所得的食物和财产明显高于其他人,部落首领便把奴隶分配给这个人负责,以提高生产效率。有的人可能经营不善或遇到天灾,没有收成的人不得不将土地甚至个人卖给别人以生存。收成好的人土地越来越多,奴隶也越来越多。奴隶主们成了集体中的掌权者。
奴隶社会奴隶和权利极为低下,干着不尽的工作,只能维持温饱,奴隶所生的后代也是奴隶,奴隶没有任何社会权限,有时被奴隶主拿来斗兽,取乐等。
随时着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加剧,奴隶们奋起反抗,奴隶主不得不放弃一些权益,变身为地主。
分封制
早起人类是以部落的形式,哪里生产资源丰富,便迁居到哪里。随着各部落的壮大,各部落都想争夺好的地盘,部落间经常发生兼并等流血战争。后黄帝击败蚩尤等部落,被尊为天下共主,又经过尧舜禹等人的治理,各部落间倒也相安无事。
随着部分个人的权力增大,夏朝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开始世袭制,官位世袭,土地世袭,财产世袭;各部落又在不断的争夺土地等资源,以扩充自己的实力。后商灭夏,将部分土地封赏给功劳大,能力强的人管理,由他负责当地军政。
西周周武王伐纣,集百路诸候,纣王兵败自焚,周武王为稳定政权,对各功臣和诸候大范围封赏。对领土大小和爵位进行明确的划分。周武王为王爵,下面依次有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各封地都有相应和地名称呼,如宋齐许陈等,这些称呼是中国百家姓的主要由来。
分封制也是采用世袭的方式。商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设立祭天仪式,自封为人王。后周灭商,自称为天子,受命于天。
后东周期间,各诸候互相攻伐吞并,秦始皇一统华夏,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始皇死后,天下群雄起义,重新恢复分封制。后汉文帝采用推恩令等措施,不断分化各封地人的权力,到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基本很少出现。
郡县制
秦始皇一统华夏,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天下分为36郡,当时以六为尊,分别为三十六郡: 河东郡 太原郡 上党郡 三川郡 东郡 颍川郡 南阳郡 南郡 九江郡 泗水郡 巨鹿郡 齐郡 琅邪郡 会稽郡 汉中郡 蜀郡 巴郡 陇西郡 北地郡 上郡 九原郡 云中郡 雁门郡 代郡 上谷郡 渔阳郡 右北平郡 辽西郡 辽东郡 南海郡 桂林郡 象郡 邯郸郡 砀郡 薛郡 长沙郡
郡下面为县。地方官员不再世袭,而是由中央委任。郡县制一直影响至后世数朝。
项羽,刘邦等人恢复分封制,后刘邦令异姓不得封王,再后到汉武帝,大行推恩令,恢复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制。后来虽有封王,一般只有爵禄,没有封地。
行省制
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元朝面积辽阔,民族众多,直接众央集权已不利于国家管理。元朝设立行省制,由国家控制省,省负责管理地方。对我国民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