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群翁故事之:花语巷的哈梅农家


都说愉群翁妇女的茶饭好,这是事实,毋庸置疑的。愉群翁的妇女们个个麻利、攒劲儿,出得厅堂,进得厨房,方圆百里有名。这可以从近年来,愉群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农家乐,都由一个个愉群翁女性操持看得出来。

以前愉群翁是途经东五县的必经之路,在愉群翁的218国道两边,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餐厅,那个时候的夜晚,愉群翁公路两边灯火闪烁,充满了烟火气。每家餐馆里基本上都有一位呼东唤西的妇女,指挥着蒙声干活的男人,只是没有一个写作业的小朋友。

不管大餐厅,还是小吃店,一律窗明几净,进去吃饭,先不说饭菜味道如何,先让你心头一亮。这么多年,我在愉群翁吃过饭的餐厅,还从来没有看到油污腻歪歪的桌面,还有走过感觉脚底粘糊糊的,以至于我在外面吃饭,总要在心里拿愉群翁的餐厅比较。

后来,随着条条高速公路的兴建,途经愉群翁的车辆没以前那么多了。餐饮业也没从前那么好了,因为本地人天天在外面吃饭的毕竟不多。农村小城镇化建设普及后,好多人家都利用所处位置的优势,在自己的庭院建起了农家乐、特色美食。哈梅农家就开在愉群翁花村语巷的尽头。


花语巷是愉群翁乡政府所在的十字路口往北的第二个巷子,以前就叫五队巷子,建设美丽乡村后有了一个美丽的大名花语巷,我从小生活在这条巷子里,在这里长大。我父母的家还在花语巷头,邻居第一家是我爷爷奶奶的院子,现在是我叔叔的家。

我们居住在巷子西头倒数第二家,哈梅农家就在花语巷的东头倒数第二家。我们两家在一条巷子里遥遥相望。在哈梅还没有嫁到花语巷的时候起,她的公公婆婆带着众多的子女就居住于此。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家的房子大门朝南,院子正上方一排土木结构的房子。

哈梅的公公婆婆都是愉群翁的老住户,特别是哈梅的老公公索玛儿,德高望重深受愉群翁人的尊敬,都称呼他为大胡子索玛儿。对了,他们家还有一位老奶奶,满头白发,走路略弓着腰,愉群翁人都称她老人家为:索玛儿奶奶。她是哈梅公公索玛儿的母亲。

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的老人都一个个走了,哥哥姐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搬出了老院子。他家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哈梅的老公玉素夫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他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哈梅学的专业是会计,嫁给玉素夫后,夫妻先是在乌市打工几年。

后来回到愉群翁后,玉素夫在愉群翁粮站的餐厅里工作,哈梅在乡里老保所工作,这样只是维持着基本的生活,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不再满足于这种打工人的生活状态了,决定利用自身所长,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开办农家乐。愉群翁的老住户们以前的院子都占地1.5亩,呈四方形,哈梅家就是老宅。

于是,在2013年,玉素夫和哈梅两口子,保留了大院正上方的一排平房,进行了简单的隔断和装修,当做包间。院子朝西一排建起了后厨和一间不大的大厅,留下了一架的葡萄,和几畦碧绿的菜地,凡是有土的地方,都栽种了花卉和绿植。


就这样,哈梅农家乐的牌子就挂在花语巷里了,那时候的农家乐大都是接待宴席,平时的客人还是比较少的。哈梅和玉素夫夫妻两个的经营方式也很灵活,有宴席的时候,巷子里就近请来的人,有配菜的、洗碗的、打扫卫生的,工资日结。平时这些都是夫妻两个自己做。

哈梅本来就是学财务的,虽说是庭院作坊式的餐饮,她心里都是有一本清楚的帐;这玉素夫 ,在愉群翁公开的名字叫老狐狸,在愉群翁,你说玉素夫,也许没几个人知晓是谁,可你要说出老狐狸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这名字还是有由来的。

据说这个名字是小时候,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愉群翁有名的幽默大师麻木儿给他起的绰号,麻木儿起绰号经得起推敲。起初因为是玉素夫显得愚笨,其实可能是因为表面愚笨,心里聪明才有的名字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智若愚。

在做生意这一块,老狐狸才彰显了其本性。他负责农家乐后堂的日常采买,那几年,愉群翁菜市场离他们家很近,他哪怕一天跑几趟菜市场,也绝不让食品过剩造成浪费,还保持了农家乐菜品的新鲜和美味。

哈梅管负责农家乐日常运营和管理,每天还往返于伊宁市和愉群翁之间,因为孩子在市区上学。这样打拼了几年,有了一些积累,手里是金钱,心中是经验,还有愉群翁日益发展的需求,他们目前的条件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十年后的2021年,哈梅和老狐狸对老院子对整体扩建,面向大路朝西的后厨,拆除后,扩建成了宽畅明亮的大厅,可以接待大型的宴席,最里面的角落改建成了后厨,设有两个门,上菜有通向大厅的门,运送菜品等的在院里角落里开有一个门。

以前保留下的一排平房,又进行了精装修,改建成一间一间的私密性强的包间。夏天的时候,院里葡萄架下,也放有桌椅,鲜花盛放、绿植茂密,树上有鲜果,地里有新鲜的蔬菜,彰显了农村农家的特色。

进大厅有门,旁边有进院子的大门,从大厅里也可以穿行到院子里,院门进去高大的棚架直通到底,大门右边是供孩子们玩耍的滑梯、蹦床等儿童游乐设施。可以说,哈梅农家是愉群翁农家乐的天花板。


哈梅农家过去一家,又是一条横巷子穿过,那是愉群翁有名的葡萄长廊。沿街就是文化广场、所以哈梅农家所处的位置极佳,巷子两边都可以进来,门前宽敞,再大型的宴席都可以哈梅农家举办。没有宴席,平时三两朋友聚会,这儿也是绝佳的地方。环境优美、安静。

春夏秋三季,哈梅农家房前屋后,花团锦簇,芳香扑鼻。从名贵的南方绿植,到普通的花花草草,装点着哈梅农家的日常,那高高棚架上的葫芦,大小不一挂在头顶上,到了秋季,变得金黄金黄,架上的长椅上,品尝完美食的客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在这美丽的庭院里跳舞、喝茶,拍照留念,发短视频给亲友观赏。

花语巷只是一条逼仄的农村小道,因为哈梅的农家乐,每天无数的车辆穿梭其间,每个周末,花语巷里停满了各色车辆。为了左邻右舍的生活方便,老狐狸和哈梅夫妻,租赁了花语巷里一户长期在外做生意人家的院子,进行了平整后,用来停车。


愉群翁离伊宁市近,只有半小时的路程,愉群翁许多有条件的家庭,都在伊宁市买有楼房,孩子都在市区读书。哈梅的孩子也在市区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哈梅两口子努力打拼着,想让孩子有个好的起点。现在的哈梅两口子,也是村里有院,城里有房的成功人士了。


愉群翁历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从古至今天有无数的故事,有老故事,有新故事。如哈梅、玉素苏一样愉群翁的创业者们,用他们的勤劳、勤俭、朴实、务实,在愉群翁众多的故事里,又增添了新的、别样的故事。

高彩礼之下,愉群翁年轻人的择偶走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