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写给自己的。
写给2024的自己,写给当下的我,写给前方的我。
Part I
2024我的三个关键词:打破、贵人、坚韧。
01 打破
2024年是创业的第8年,也算是我重装上阵的第1年。
我不想具体描写过去七年的经历,因为我还需要时间消化整理。
但是如果要总结,我认为“打破”两个字,无比贴切。
口罩事件后,一直没从之前的困境中走出来。
自己为救公司砸进去甚至赌进去太多自己和一众亲朋的财力物力心力的支持,
这些恩要感,但改变要自己去做。
去打破,是关键。
不想当战神的青铜不是个好运动员。
打破,需要敢于先承认失败,阶段性失败,这一局失败。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失败中走出来。
如我在高效能沟通中提到的,当你接纳对方,同理心对方,通过积极倾听去准确捕捉对方的负面情绪,并将它明明白白一字一句表述出来的时候,对方的负面情绪就开始降温,直到消失。
敢于承认失败,承认不足,看到失败中心力憔悴的自己,这种挫败感以及持续弥漫在心里的强大的负能量,才会慢慢消失。我相信,打破,本身就是强大的正能量,他不是去抵消,而是去同化,将负能量统统转化为正能量,这就是打破的意义。
昂起头,从2024最后一个黑夜看向2025的黎明,尽管漆黑一团,但我坚信能量在转。
至少,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身边有那么多人毫无保留地帮助我。
02 贵人
贵人相助,可以说是幸运的机会悄然而至,也可以说是多年积累的自然显现。因为我本身并不差。
贵人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从思想到认知,从给予机会和资助。这些如一缕缕温暖的光,照亮我,疗愈自卑与自责,振作精神释放我的真实潜力。
我内心充满感激,我知道我身上的优点,我仍旧是值得被信赖的。
我会更加努力地去纠正犯错的那个我。我会去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甚至在阅读的时候,都有意识地注重精读,因为我想感恩贵人,而贵人会因为看到我的这种认真而放心地去帮助我。
(以下似乎偏题了,但我不想改了,就保持书写时候的思绪,呈现出来吧。)
我以前是习惯写字的,但想到写好后还需要重新打印出来到电脑上,就会感觉有点儿烦。
面对烦这个问题,我该如何解决呢?
烦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浪费时间。
这真的是浪费时间吗?它是否有比我认为的浪费20分钟写字时间更有价值的闪光点未被觉察?
其次,如果它真的耽误了时间,有什么好办法能提升“转录”速度呢?
这么想来,“烦”似乎不那么烦了。
我可以马上想到写字的几个好处。
第一,写字的字体是我的样子。我记得小学时候老师就说:字漂亮,人漂亮!我是视觉动物,得让文字看上去舒服,这是写字的一个好处。当被我控制的笔尖在纸上飞舞时,写作和思考配合密切,而如果换成是打字,那些打字时出现的错别字,或是需要从文字的序号里去选择一个字的时候,思考就会被打断。
第二,书写可以更解压,当你的手掌肚放在一张纸上上,和放在苹果笔记本的键盘上时,感觉是不同的。你在释放几千年来“书写”的记忆和本能。每当我握紧笔写字感到酸或累的时候,我愿意停下来做做手指体操,把拳头舒展开,而左手像是一个陪练那样,走上去握紧我的右手,揉一揉它,让它感受到鼓励和温暖,然后,继续愉悦地写作。
第三,书写的时候,字从笔尖魔术般地呈现,这就像看戏法。你不写,字就躲着不出来,你只要写,字就会生命力满满地显现。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互动游戏!我可以选择一笔一划地认真写,就像书法课上小心翼翼地临摹字帖那样聚精会神。在我写下每一笔之前,笔尖仿佛先是落在了一个“临摹”的浅色字的凹槽里,我只要小心翼翼地用右手引导着笔尖顺着“字迹模子”滑动,该用力时用力,该放松时放松,那些本来就在的文字,就会如你所愿,快乐地跃然纸上。
第四,用笔写,更让我聚精会神。这一点应该是回应了上面的几点做到之后的一个自然状态。
而原先令我烦心的“速度”问题,更加不是问题了。现在的智能软件,拍张照片就能快速扫描其中的文字,一键呈现出来,速度快得让你没脾气。
上面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要坦白,我还是在打字。
可是,我在想象着我在书写,就算是这样,我也真的有种心流涌上的感觉。看来,写字和打字,动作不同,但只要心灵相通,都一样可以引发心流体验。
要不,怎么说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呢。
打字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一种适应。
当你知道自己经常会因为打字速度太快而乱了拼写的顺序,进而导致出错的时候,你只要告诉自己,控制好节奏,告诉手指,别着急跑那么快,等等其他的手指,你们要一起按照正确地顺序跑起来,这样就可以了。
写到这里我发现,打字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机械”、“冰冷”和“笨拙”了。
我说自己是一个发散性思维的人,你看怎么着,事实再次证明了吧。我的主题应该是写贵人,但写着写着,就想到打字上面去了。
我想,打字,或者写字,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基于体验,发散思维,也来源于不同体验地串并联。可能贵人就像冥冥中帮我把笔尖下的字书写工整的字帖,或者是我打字时候脑海里形成的思想拆分成的字母,他们一直都在,只是不会显露身份。我感激身边不离不弃的贵人们。我知道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很自信,但在晚上坐在写字台前静静盯着那盏橘色的灯的时候,我其实都有一种走到悬崖边上的感觉。内外反差得像个笑话,矛盾得不可理喻。
于是,有了第三关键词:坚韧。
03 坚韧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跳出了思维,我感到自己有一些对“心流状态”的“掌控感”。似乎我可以跳出来看看,然后再重新回去。那种状态说不太清楚,可能“跳出来”这个状态,是我的一厢情愿,其实我还是在心流里面,就如孙悟空,以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之后,早已是到了天际之外了,可依然尽在如来的慈眉善目下,温润厚实的手掌里。
坚韧,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我不是一个职业运动员,但我一直都是一名运动员。
体育委员、校运会跳远跳高冠军、篮球足球主力……运动是陪我成长的挚友。
我还记得早上五点多到晚上十点多,是球和童年的伙伴陪我的运动玩耍时光。
床头迈克尔乔丹的海报,给我能量,给我指导。
运动磨练人的意识。我深以为然。我想这也是我这份创业的基础以及坚持下来的原因。
当我在雨中没有停下来,决定坚持跑完21公里的时候,其实我早就知道我已经战胜自己了。
我已经停不下来了,因为在进入15公里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再跑1公里就好,而1公里之后,再重复刚才的对话,另一个念头会得意地告诉我,你已经不再需要这些自我对话了。因为双腿已彻底放飞,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大脑中枢控制,完美组成的这样一个生物,谁也拦不住。十字路口的红灯,也变成了我的粉丝,红扑扑的笑脸相迎,为我加油鼓励,只等黄灯一闪,撒开脚丫继续向前。创业路上的困难,人人都心知肚明。
没创过业的,想象着,理解着。
创过业或还在创的,体验着,有那么点儿骄傲,但更多的或许是痛苦,但依然坚持着,也说不定有放弃。我,就是那个咬牙过后,开心地、释然地、继续跑的那个选手。
我突破那个15公里,突破了我和自己对话说再多跑一公里的阶段,我不需要再这样对自己说了。
心流状态下,根本停不下来。强制停下来,心跳会受不了,你如果跑步,你会懂的。
管他呢,继续写吧。
顶级创作者社群里大家伙儿说了多少次了,别担心阅读量,那是机器的算法,只需遵从我心,只管写,想看的朋友,总会来看的。
《写出我心》是我去年看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今年看的第一本书。从晚上到凌晨。
我试着用vava提到的方法,反复看,读这本书,就是一种冥想练习。
这本书带给我力量,也带给我平静,让我能聚焦在心的表达上。
为什么要迎合数据算法?我要写的东西,是我自己真正想要写的,我自己说了算的。
这不也是一种坚韧吗。
总结,我不打算修改了,我想继续写。
Part II
2025年的三个期待:创作,进化,助人。
01 创作
我本来就是一个发散性思维的人,脑子里之前各种跑火车,劲头一来,八匹马难拉回来。
写作就是创作的一种形式,有时候写起来就有种跑火车的感觉。
我其实一直渴望去写,但一直没能坚持下来。
2024年12月,就是上个月月初,我在深夜再次阅读Dak Vava的文章时,突然有种冲动。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交代,证明一下自己是真的想写,而不是想象中的想写呢?
纵然之前有各种理由影响到坚持写这件事,但我再也不想找理由了。
因为它们都是借口。借口就不应该存在,存在,也要将其消灭。
于是,我加入了Billionwrites创作者联盟。
我想要认识更多朋友,或许也是更多贵人,我需要继续打破自己,我需要继续用坚韧写出我心。
为自己而创作,当我能做到这一点时,我相信,改变会更明显,成长会加速。
所以,第二个关键词是进化。
02 进化
进化,是对自己的期待,也是承诺。
人不能被动地被拉扯着去成长,虽然性格上我有时显得被动。但如果被动影响到了成长和迭代,涉及到进步和进化,被动就应该被果断拉黑。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在需要的时候。
我不能说彻底改变性格,我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觉察不同时间里的情绪和心态。我想,在IGMA(无限游戏由我设计研究院)里,应该加入这样一个游戏:情绪最爱和我们玩捉迷藏,请你务必每天陪它玩一玩,把情绪找出来,并记录下来。
进化可以是突变,也可以是渐进。两种形式的成长,我都愿意。有些改变需要漫长的过程,坚持下来,量变会带来质变;有改变则会突然迎面而来,我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措手不及,只有保持谦卑和谨慎,保持敏感,才会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让自己快速跃迁。
当你进化了,能力更强了,责任更大了,你能帮助到的人也会更多。
这个过程中,更多贵人会出现,助力我们持续进化。
03 助人
军人家庭出身的我,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没有考虑国防科大,但是我从小在那儿生活,那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军人的威武,面对困境甚至危险挺身而出的无畏精神,那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都是我人生中的烙印。
童年时候,身边穿着军装的大哥哥大姐姐还有叔叔伯伯阿姨们,他们是最飒的风景。
以至于我童年最爱的衣服,是一套爸爸的迷彩服,还有一双黑色的高帮军靴。
每次穿上它之前,我会用黑色的皮鞋油把它擦得锃亮锃亮。
军校里每年的阅兵式也是雷打不动的必看节目。
我垫着脚在大操场旁边扒着石板砌的外墙看里面的阅兵,听着军校里大学生们的呐喊声,我每每都心潮澎湃。
虽然,我从未真正当过兵,但我觉得在我的骨子里有一种军人的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2025年,我要发扬光大,多做好事。这话今天说出来,似乎有点儿老套,可我真的这样想。而且,我们都应如此,一直都应该如此。
袁了凡先生许诺做3000件善事,做10000件善事,他的人生因此而不同,我选择要一直做一个助人的人,我相信,助人者自助。
2024年这一关,对我来说,难度极大。
但我依然是这场游戏的创造者,再难也要认。
现在,让我们按下Play键,2025版的“我的世界”,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