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解读)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领悟、感觉、醒悟、体会、心得)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记得看过一篇古文,说是宋朝人郭进担任山西巡检时,有一个军官专门进京告御状,控告郭进。天子召入询问,知道他是诬告,就将他遣送回山西,交给郭进,下令杀了他。
当时正遇到并州贼寇入侵,郭进对这个军官说:“你敢告我,胆量一定很大。现在我赦免你,如果你能消灭并州敌寇,我就上书朝廷推荐你;如果失败,就自己去投河,不要弄脏了我的宝剑。”
这个军官奋不顾身,拼死作战,结果大获全胜。郭进当真推荐他升了官。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容忍小小的过失,会得到对方特长作为回报;饶恕大仇人,更能得到性命相博的报答。对方回报的情意积聚在心底,平时他会慢慢寻找机会回报你,紧急关头他更会竭尽所能报答你。
有句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心放宽了,眼界自然就宽了,不管是宽恕别人还是求得宽恕都是一种精神,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美德。
舜还有一个的行为,因为前面的大义,我们有可能忽视了,“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这就如我们说的,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还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喜欢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就不可能办成大事。
以上这些告诉了我们,不管任何时候,我们有不懂的就问,知识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的。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的大义,我们不说做到,但在家里,还是可以实施一下的,如发现小孩的一些缺点和优点,就可以隐恶扬善,执两用中。这种方法,对教育孩子是必须的,可以保证孩子的自尊,当然孩子的缺点,你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孩子进行纠正,帮孩子进行改正。
又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在玩手机,你走过去观察她,是否在做作业,孩子是很警觉的,她会马上把手机藏起来,或者更换一个界面,让你感觉她是在用手机学习,这时你不能揭穿她,因为她至少是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玩手机的,还是怕家长的,这是一个好的表现,知道原则就有改正的可能。
但这时你揭穿她的把戏,你们很有可能就会争论、争吵,时间长了,孩子对你就免疫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保证不要去揭穿,事后再和孩子讨论,做作业看(玩)手机的问题,这时直接说玩手机,孩子都有可能和你争吵。所以说教育孩子,方式方法,语言语气都是很重要的。
待续
下篇《中庸》:第七章(讨论孩子教育相关)
有教育孩子好方法的,欢迎留言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