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个日夜的坚守
仲夏时节,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礼堂座无虚席,现场掌声不断……一场以“践行‘四有’标准,迈步改革强军征程”为主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正拉开帷幕。笔者在现场聆听到,该场站油运股正连职助理员温继海刚刚被空军某指挥所政治部评为2015年度优秀基层干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个感人事迹,以实际行动全面展示了忠诚履职、无悔奉献的赤诚情怀,体现了爱军精武、爱岗敬业的军人担当。
他多年如一日,在储备油库——这个在常人看来十分渺小的阵地上,与战友们共同守护着这里的安全,确保了数万吨军用航油万无一失。
2011年7月11日,温继海从某军校油料专业毕业后,来到驻滇某场站油运股。次日早饭后,他背着行囊踏进远离场站机关约10公里的储备油库。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度过了1640多个日夜。记得那天刚下车时,眼前的境况令他十分迷茫,储备油库方圆4公里不见村落,地处崇山峻岭之间,补给3天采购一次,生活用水靠汽车连一周一送,与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曾经呆过的红三连驻训场环境一样,单调、偏僻!战士们士气低。他思忖再三,决定从小处着手,以身作则。严格一日生活制度,每日第一个起床出现在操场上;制订警卫训练计划,参与训练,在立足油料专业的同时又向警卫专业进军。由此日复一日,军歌嘹亮山涧。在他的影响下,该库士气涨了,军心凝聚了,储备油库活了。
祥和平静的背后隐藏着安全隐患。2012年3月,正是初春时节,执勤战士像往常一样警戒警卫目标。忽然,空气中弥漫着焚烧秸秆烟味,随之对讲机里传来了“报告!报告!有火情!”的紧急报告。“收到!收到!准确报告火情位置!”“库区西北方50米”。他立即发出了火情信号,急促的警报声即刻响彻了整个营区。20秒,应急分队集结在指定区域。温继海即刻带领大家携消防器材像离弦的利箭一样迅速冲向了火场。天干风大,猎猎熊火像不受控制的野马一样扑向库区,但却回旋在距离库区30米以外的防火隔离带。摸清火场情况后,他们立即使用手中的消防器材对火情进行了控制。灭火器用了一瓶又一瓶,火势由大而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温继海和战友们的艰苦奋斗下,火情得到了控制。清理现场,组织收拢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将灭火情况向单位主官作了报告。大家脸上洋溢出高兴的笑容。
艰苦的环境不仅磨练了意志,更是考验人的一块试金石。温继海总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本职岗位,在艰苦单调的环境中,他始终没有厌倦生活,工作之余,主动学习各类新知识,淬炼能力素质。身边的战士看到他有这么一股上进劲儿,深受感染。个个卯足了劲,利用空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奋勇争当先进。年底评功评奖,优秀士兵、优秀班长、集体嘉奖等殊荣频频花落这个小单位。
深山读兵书,含笑看吴钩。风吹过、云飘走,平凡的岗位上、艰苦的环境中,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与其相伴的是蓝天、红土和边关日月。他坚毅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浪漫的情怀。是的,坚守一月、两月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含笑坚守1640多个日夜,并将一如既往地坚守下去。
原载《空军后勤》2016年第4期“后勤群星”栏目 作者 陈卫华 杨国锋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多味杂陈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