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今日,“自律”这个词很是流行,也成了成功人设的代名词。
我曾一度认为自律就是逆人性而为,与自己做无休止的抗争,打败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拼了命的调动意志力来克制一切有违理想本尊的行为。坚持了有两年左右吧,我以为我会很享受超越常人的自律和克制,其实没有,我很压抑,想玩不敢玩,怕得不到奖学金;想吃不敢吃,怕胖;想恋爱又一再逃避,怕耽误所谓的理想……如此,周而复始,反反复复,无端消耗了我的意志力,也弄得我筋疲力尽,但好像生活还是一团糟,并没有带来令我满意的改变。
这样极度自律的后果便是,全力发力后的无力感,也导致在我大学最重要的考研阶段,重压之下,我扛不住了。有段时间需要靠冥想才能入睡,也不再节食了,像发了疯似的吃东西,这样不健康的生活节奏是在意志力消耗殆尽的节点上频繁的快成了习惯。
在放纵和自律之间做着抗争,真的很消磨人的耐性和毅力,最后,还是没能抗争过去,考完研,胖回了原点。心中满是鄙夷和恐慌。但好像也不没有像之前自制的没人性了,对身材的管理一直没有很好的提上日程上来(考后一个月左右),虽然心里很苦恼,但我却不明白是为什么,也没有能够告诉我。
但是,最近在人民日报的一篇励志文章中看到的关于自律的几点见解甚得我心。
“每天跑步3公里,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个月读1本书,是为了让自己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如果我们摆脱对过程的执着,专注于目标本身,自律便不再是一种负担,目标会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完成该做的事。
真正能自律的人,可能不是那些最有意志力的人,而是在面对行为和意志的冲突时仍然不迷失方向的人。
自律也不一定就是每天坚持做某一件事情,而是长期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把实现目标需要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习惯。哪怕累了要歇一会儿也没关系,只要你坚持自己的方向,养足精神后依然可以所向披靡。”
他提出的观念是,自律不是为了自律而自律,而是为目标做出的行为选择。
对此,深以为然。
而且这样,我的所有困惑也可以得到解释。我的自律,数十月如一日的坚持不过是为了自律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去深入探寻自己坚持行为之下的动机为何。换句话说,没有把目标当做一切行为选择的导向。
我们应该怎么正视自律呢?
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问问自己,为达目标,你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清晰的列出各个阶段的首要目标,直至达至统一的目标。
目标才是我们行动的根本动力之所在,有了目标,一切都可以有章可循。
相信:只要是离目标越来越近,你就做到了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