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九中街卖牛杂

在启明里,见到介绍“江边里精神”的宣传。

江边里是与启明里相连同属江门市区十三个百年华侨古村之一。因为这里以年轻创业者居多,也称“创业街”。从这里走出去的“喜茶”团队,就有着代表江边里精神的许多故事。

喜茶团队从2012年的江边里首店开始,就一直坚持对品质的要求,每一杯喜茶面世,都会经历成千上百次的调整,力求更好的呈现。后来,人们将创业者这种对产品质量要求近乎严苛的精神,称之为“江边里精神”。

江边里,也因为江门九中就在里面,所以也被叫成了“九中街”。20多年前直到现在,江边里依然是城中热点,还是城中少男少女热爱流连的好地方。

江边里的商铺绝大部分都是在卖成衣,也有不少的是做饮食,总之是吃吃喝喝,休闲逛街的好地方。

许久都没有去过江边里了,看着“江边里精神”的介绍,我不由自主地又重新走进了江边里。

乍一看,眼前的江边里似乎和10多年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细看之下,其实已是物是人非了。

从前,这里不只五光十色,品种繁多,还有着靓丽的青春和一路飘来煮牛杂,烤番薯,盐焗蛋,煎饺、章鱼小丸子和香港鸡蛋仔等等食物的香气。

它们都摆在固定的店铺前,我头也不用抬,只需要闻一闻飘过来的食物香气,便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这些食物每一份的量都不多,那刚好可以解馋的份量,不会让人过饱,但却正好适合两个小女生买了之后共同分享。

无论何时总围着一大堆人的摊子,必定是卖牛杂的摊位。

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只有卖的人和面前的一个大煲,里面翻腾着切成小块的牛肠、牛肚、牛横脷。而大煲旁边总是摆着几个酱瓶子,里面装着不同的酱料。

红色的是酸辣酱,黄色的是蒜蓉,褐红色的是海鲜酱。看上去色彩斑斓,望上去热辣逼人,其实它们的味道只是带一点酸又带一点甜,再加上一点点的辣,在几种味道的夹攻下,人的味蕾立刻就会被唤醒,让人忍不住又往牛杂上抹多几下。

章鱼小丸子,现做现卖,做出来的时候就在上面撒上木鱼丝。薄如纸片的木鱼丝受热后就好像被风吹动一样,一片片的好像在空气中舞动。整个章鱼小丸子还未及放入口,光是看着就让人开始迫不及待了。

现做的鸡蛋仔,用三轮车拉了出来。粉糊往模具上一倒,烤一下之后再翻一翻,两面都是外脆里嫩,蛋香四溢,开盖的那一刻,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在那里排队。

还有裕记的粉卷,薄而带韧性的粉皮,淋上特制的带一丝甜味的酱油,再加上一碗蚬粥,一日三餐吃它都不会厌倦。

别小看这些小食摊,因为太火爆,当年可是引起了不少年轻人出来摆摊卖小食的念头。推着特制的小推车,在九中街卖牛杂,也是我曾经的梦想呢。不过,虽然构思了无限次,也专门去学习了做牛杂,后来,终究还是没有实现。

现在,夜幕下的江边里还是和以前一样灯火明亮,灯光璀璨,但两边的商铺已经也不知道换了多少遍主人,里面的人早已经不是往昔的那些熟悉的面孔。裕记也关门了,粉卷不知再从何处寻觅了。

路也变得平坦,连车辆停放和出入也变得很有秩序,不像以前那小小的道路上停得乱七八糟,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以前推着沿街摆卖的小食摊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食店,奶茶店倒是开了很多,喜茶、苏阁……几间江门街比较出名品牌的奶茶店在这里都有店铺。

想起20多年前还没有流行奶茶,现在闻名的喜茶在那个时候也还没有设立。那个时候的江边里,记忆里只有这些风雨无阻地随街摆卖的街边小食摊了。

无戒学堂日更第131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条路不长,一直走完中途不作停留的话,用不了十分钟。但却是城中少男少女最酷爱停留的宝地。 这里不只有风有景,有见有...
    木子罗阅读 1,675评论 44 69
  • 1. 秋天的太阳还是热的,秋蝉一个劲儿地嘶鸣。牛杂铺子在一棵大槐树下,大槐树枝叶繁茂,把小小铺子整个抱在自己的绿荫...
    刘大槌阅读 829评论 10 1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4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9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