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如风年过三十,每天一个人开车上下班,一个人泡吧,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住在这繁华都市的公寓里,这样的女人,人们会称之为白骨精,又或者大龄剩女。不知从何时开始,恋爱,男友,这样的词儿对季如风而言,变得陌生,变得遥不可及。
季如风也曾青春懵懂,她爱过,错过,伤心过,但不曾后悔过,如今回头看看,一切也都云淡风轻了。
那一年季如风高三,跟所有即将面临高考,面对人生选择的莘莘学子一样,她每晚挑灯夜战,严重睡眠不足,没日没夜的刷题,没完没了的补习,似乎只要拼搏过高三,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人生就能走向康庄大道。陈子豪是她的同桌,平时给人感觉就是个愣头青,但是高三这一年,这小子似乎开了窍,也开始勤奋学习了。但是毕竟前些年太过贪玩,基础不怎么牢,想要考进大学着实有些吃力。
季如风是班上的学习尖子,每回考试都是年级里面排名前十的。陈子豪正是看上了这一点,所以经常有意无意地讨好季如风,想求得一些学习的心得。那个时候的季如风是出了名的三好学生,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眼看班上很多女生都悄悄地早恋了,唯独她还坚守阵地。
季如风那个年代手机还没有流行,家里都是付月租费的电话,某个周末的午后,季如风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喂,是季如风吗?我是陈子豪,有道数学题想问你一下......”
“我为啥要教你?”季如风故意刁难他。
“我......我唱歌给你听。”陈子豪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倒是让季如风心里傻乐了一阵。
“好!”季如风说道。只听见电话的另一头,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别说陈子豪的嗓子着实不错,唱歌好听,全在调上。季如风听得入了神,从那以后,她家里的电话经常响起。
高三上半学期的寒假,季如风报名了英语补习班,一日她问陈子豪:“周末英语补习班,你来吗?”
“我来,我们周日见。”没想到陈子豪这么爽气。
季如风周日早早地来到补习班的教室,还给陈子豪占了座,她旁边的位置......可谁知陈子豪这家伙每回上课都迟到,每次都灰溜溜地钻到教室最后坐下,所以那个寒假季如风旁边的那个位置一直是空着的,但是她心里的位置却被占了,这滋味仿佛有一点点恋爱的味道。
有一回两人补习班下课,一起坐公交车,季如风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陈子豪回答道:“我喜欢My Girl里面的那个女主,活泼可爱,不像你整天学习,那么闷。” 季如风沉默不语,到站之后,轻声说了句“再见”。没想到这句再见,真的让两人在高考过后,再也没有见。
那一年高考,陈子豪勉强过了本科线,但是只能上外地的大学,本地大学他没考进。季如风还是一如既往地发挥良好,进了省重点大学,两人的差距就这么拉开了。
陈子豪去了外地上大学,两人似乎就此断了联系。突然有一天,季如风收到一条短信,是陈子豪发来的:“如果因为一个人的长相问题,就拒绝别人,是不是不太好?”
“你谈女朋友了?”季如风回了一条短信。
“嗯,但长得不好看。”陈子豪回复道。
“你什么时候成了外貌协会的了?”季如风开玩笑地又发送了一条短信。
“外地人说英语都带口音,难听!我很怀念我们一起上英语补习班的日子,但是这辈子是不可能在一起上课了。”这是陈子豪发给季如风的最后一条短信。季如风没有回复。
季如风在大学里一直没有谈恋爱,不知道为什么她似乎找不到恋爱的感觉了。后来听说陈子豪大学毕业回来了。带着外地的女朋友一起,两人裸婚了。
季如风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不知道是圈子太小,还是缘分未到,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后来开始了相亲之路。
第一个相亲的对象是大学寝室的室友介绍的,是室友的亲戚。男的是做采购的,比季如风大两岁,人矮胖,脸上胡子拉碴的,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太清爽的感觉,长相么真心一言难尽。这一刻,季如风居然想起当年陈子豪问自己的话“会不会因为长相问题,拒绝对方?” 如果今时今地,季如风被同样的话再问一遍,她会坚定地回答“会!” 她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第一次的相亲宣告失败。
后来单位的同事给季如风介绍了一个做导游的。这个男导游可谓见多识广,经常带团出国。谈话之间,聊了很多旅游业如何拿回扣,赚钱的话题,每每说道此处,这个导游男都有点沾沾自喜,仿佛赚了几个亿那般开心。后来话题开始偏题了,说道婚后生活,男导游因为经常带团不在家,希望自己的另外一半工作轻松点,赚多赚少无所谓,关键要顾家,要找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可是,季如风是个随性如风的人,着实当不了贤妻良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岁上去了,选择变少了,这一回跟季如风相亲的对象,是个离过婚的男人。这男人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中年人有点油腻,微微地发胖发福,开着宝马,家里有一套房子,虽然离了婚,但胜在没有小孩。两人一起喝了下午茶,还吃了晚饭。晚上宝马男送季如风回家,季如风不知为何感觉从所未有的累。
到家之后,宝马男迫不及待地发微信问季如风:“我们下次还可以出来一起吃晚餐吗?” 季如风直接了当地回答:“我们不合适。”
季如风的高中同学微信群,不停地跳信息,是班长在组织大家回母校聚会,因为下个月就是母校100周年的校庆了。季如风看到这个消息时,竟有那么一刻地冲动,想回去看看,看看那里的“物是人非”,回味一下自己走过的青春。
校庆那一日,季如风开车穿过繁华的街道,听着电台里的歌曲“周华健的朋友”,这是她中学时期最喜欢的歌,现在听起来更有一种回忆的味道。她路过自己的母校,却没有进去,只是短暂地停留了一会,季如风便开车离开了。既然青春已随风而逝,又何必回头去看那些已经错过的风景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