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庸的第39小节,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jiào]。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cān]矣。
这段原文向我们呈现了中庸里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字,那就是诚和明。“自诚明,谓之性”是说,由内心的真诚而明白天理大道,这叫做天性。“自明诚,谓之教[jiào]”是说,一个人在明白了道理之后,再做到真诚,这个过程就叫做教育。
阳明先生是这样为我们解读的: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jiào]也’。这里的诚者和诚之者,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原来“自诚明”是内心原本真诚,因而明白天理大道的诚者,但这是圣贤的境界。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自明诚”,也就是要知道去明白天理大道,进而逐渐的让自己靠近诚,这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一句是在说,内心真诚就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也会变得真诚。
阳明先生的解读是: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chi)矣。
原来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并能够逐渐接近诚的境界。另一方面,当我们更愿意听从良知的指引来做事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心更加清净明亮,就像镜子一般清澈的时候能对事物有更透彻的洞见,可以说诚就是我们的心之本体,而明是心的发用,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中庸的原文,来看从圣贤境界的诚和明的角度,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那就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cān]矣。”这段原文是在说,只有天下最为真诚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众人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天赋,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万物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赋,就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了。
原来诚到了极致,是不仅仅对自己的真诚,更是可以读懂身边人乃至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的体会诚和明的妙用,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电风扇设计师明熊的案例,最近明熊设计的几款电风扇在市场上的表现平平,如果是放在以前明熊都会说,这是对标了国际大品牌的设计,而且我有我自己的设计风格,如果你们不喜欢,是你们读不懂。但是接连的负面市场反馈让明熊开始反思,自己的创新突破口究竟在哪里?终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明熊发现消费者想要的既不是国际大牌的设计,更不是明熊自己的审美追求,他们更想要的是一个方便、好用的电风扇。所以哪有自己的风格,只有消费者想要的风格。原来炫耀才华的错误认知,一直欺骗着自己的良知,让自己失去了诚,自然也失去了洞察消费者需求的明,体会到这一点后,明熊开始带领团队不再去追求标新立异的概念,而是去做让用户踏实舒心的产品。在之后的一次展销会上,一位经销商看到了他们设计的电风扇功能竟然如此简洁好用,并想和设计师团队聊聊,明熊便让团队中几位理工男博士来说两句,没想到他们并没有提什么设计参数这样的专业术语,而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中国最舒适的电风扇,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由此让经销商大为震撼,这时设计团队明白了自己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一份精彩,才是内心良知的呼唤,由此激发出了自己奋斗的诚意。而回到这些改变的起点,使明熊自己的诚上升了一个台阶,因而也激发出了团队的天赋本性,乃至充分发挥出了电风扇这个产品的价值,这便是诚在人之性乃至物质性上的发用。
再次回顾今天的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jiào]。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cān]矣。
当我们选择不去欺骗良知,便是在恢复与生俱来的诚。当我们依道而行,便是在提升自己的明。提升自己的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自己,更可以读懂他人、行业乃至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