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者的“鸣想”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18年的学业旅程,本科毕业,对于学业我不算完成的特别好。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更是没有太多经验。一直都是纸上谈兵,虽学习了很多教育理论知识,并没有过多的实践,我深知学生时代如果犯错只有自己一人承担,作为教师犯一丁点错误承担后果的却是学生,所以任何事情必须要做到严谨认真。即将上岗的我,怀揣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请教了我的恩师,他给我传授一些经验的同时向我推荐了朱永新先生的书 —《新教育之梦》
以我从上学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完完整整的经历。在还没有读完《新教育实验》这本书。就有了很多共鸣和感想。这本书中谈到新教育实验,跟以往的教育理论相比,都旨在对现实教育进行反思、批判和重构,而我们一直的素质教育。缺的不是理论,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这一点我有很深的认同感。不管是我以前所受的教育,还是现在身边正在进行着的教育工作。唯分数论和应试教育隐藏了学生们的天性。磨灭教育工作者的激情。甚至在消灭家长们的希望。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自嘲的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经典写照。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朱教授说,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而且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不仅要关注分数,更要关注人格,关注心灵,关注生命的成长。这样才能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初中代课老师,我也正在新教育这条路上,准备迎接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生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并不敢保证教育工作作为我的终身事业,但教育于我终身受用。 作为初出茅庐的老师,我愿用行动诉说新教育,用实践感知新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数,更要关注人格,关注心灵,关注生命的成长。
行动吧!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