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着寻求地位、物质欲,不安全感,自我推销及简单肤浅的价值观,当今文化媒介正在驱使年轻人以牺牲长远抱负为代价,追逐短期的成功。
一个可悲的讽刺,是对于当今很多年轻人来说,对短期目标坚持的时间太短了,因为它们无法坚持,甚至都不足以支撑到获得他们所期望的物质结果。
大众传媒展示的获取财富和快乐的捷径,只不过是好莱坞式的幻想罢了。生活中的任何成功,从世俗意义到精神层面,都需要持续的努力。持续时间更长久,且让人感到更满足的成功需要对努力背后的目标有更深入的反思。从发展的眼光看,人生中开启这种反思比较适合的实际是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年轻人开始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青春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时期。如果人生不是以充满理想主义的抱负作为开始,那很可能就步入荒芜。
亚里士多德在2000年前曾这样描述:“他们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期待,他们品格高尚,他们选择去做崇高的事情,而非出于私利考虑的事情,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正在让位于一心只想获得物质回报和财务自由的渴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价值观(发展有意义的人生哲学观和实现财务自由)的重要性出现了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有意义的生活哲学观”,据于价值观的首位,被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而实现财务自由则被远远抛在后面,排在大概第五,第六的位置,仅有不到45%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从那以后,这两种价值观基本上对调了位置,实现财务自由,现在排到了首位,74.1%的人认同此项。而发展有意义的人生哲学观排到了第六位。仅有42%的人支持此项。
我们主流的媒体不断强调物质成功的诱惑力,特别是那种快餐式的成功。再就是近些年来,成年人们不断的给年轻人讲,要跳出原本的理想主义,学会更关注物质上的收益。
我们的文化之所以会注重急功近利,源于我们面对极速发展的全球经济所产生的不安全感。我们担心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能否在应对寻求住所、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方面所面对的竞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我们努力用务实的方式保护年轻人,但结果却是,使他们应对复杂世界的准备更显得不足,因焦虑而想出来的短期策略是无法孕育出想象力和勇气的。而这两者正是高度动态的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只有把眼光放长远,充满活力的目标驱动,才能建立和培养未来所需的各项技能。
没有去问一些终极关怀,我们一直以来都把年轻人的注意力引导向短期目标上,如竞争、自我推销、地位和物质回报等。我们可能认为,关注这些东西最符合他们利益,但到了最后,我们总是会发现,全部关注放在这些东西上,只会徒增年轻人的矛盾、疏离感、愤世嫉俗,甚至自私自利。然而,我们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关注和目标强加给他们,而不是鼓励年轻人去追求能激励鼓舞他们的兴趣。我们对他们对意义的追求置若罔闻、反而把他们拉回到我们担心的问题上,这是一种完全无效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