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活得不焦虑?
见
思维就像一条河流,它的流动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
前面谈到了创造性的目标带来的张力,以及让张力变成行动力的方法。这节课,讲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也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现实是永不落幕的,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可以理解为源头活水。
近的思维方式和远的思维方式
近的思维方式,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 、不断发生着变化的。近的思维方式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条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河流。
远的思维方式,知道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常常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远的思维方式只注重头脑中已有的规则,这些规则让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种拒绝改变的思维方式。
虽然,远的思维方式让我们面对世界有了更多的确定性。但是,固守着远的思维方式,你就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新的东西就不会进来,你的思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近的思维,如在现场,细节太多,就需要有焦点,专注当下,从而正念。称为正念思维。
**正念思维的三原则 **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 这样才有继续探索的空间。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这样才能找到答案。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先要做事,然后才会有“有用没用”的结果。
感
有了目标的张力以及行动的方法,达成目标依然要有源头活水,这就是现实,要有与现实的接触。
所谓焦虑,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于行动的茫然。因此,要关注现实,聚焦当下。要有正念思维。
思
目标与方法,必须与现实接触,从而有具体的目标,进而产生行动去完成它,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一种自己在努力,但不知在做什么的焦虑之中。
行
按照自己的计划,持续地行动,思考,让目标跟具体,更具备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