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感冒缓解 幸福敲门
前些天,我让儿子给奶奶申请个QQ号,并帮奶奶建个同学QQ群,方便老人家和她的初中及高中同学联系。
我还交给儿子一个任务:必须教会奶奶打字和使用QQ。
儿子当时说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我和邻家女孩笑喷:“没问题!奶奶是知识分子,好教!”
哈哈,真别说,小家伙儿算是说了句大实话。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上完重点高中高二的老妈还真算是个知识分子哩。
其实何止那个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到开县岳溪区胡家乡子弟村小学念一年级时,学校的几个老师,上完初中的凤毛麟角,有个老师据说小学都没念完,一样诲人不倦,教书都快教到退休了。
事实上,当年我们子弟小学的几个老师,只有一名公办教师叫梁玉章,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接他父亲的班。其余几个老师都是民办性质。
那几个民办老师,当年也在子弟小学读书。他们上小学的时候,我老妈就在这个学校教书。
嫁给我生父之后,老妈先是务农。
那时生父是我们赵家岩生产队的队长,一天忙忙乎乎,几乎顾不上家。
年轻的老妈一边参加集体劳动,一边照料生父和我善久哥哥、善芝姐姐的日常生活。
在那个年代的山区农村,上过高中的老妈确实算是个知识分子了。
是人才,在哪里都不会埋没。
经过层层推荐和乡里考核,1964年8月,也就是嫁到子弟山赵家岩两年之后,老妈奉命到岳溪区开会并参加培训,之后到子弟小学当老师。
严格讲,那时的子弟小学还称不上小学:暂居那个叫生明堂的小庙,只有一个老师叫王志成,只有一个班级。无论是校舍或是办学规模,都不能称之为学校。
老妈的到来,给有些沉寂的子弟小学带来一片生机和活力。
年轻时的老妈风风火火,先是办了一个班,来了几十个学生。后来教室坐不下了,老妈和王志成老师开始琢磨盖新教室。
在乡中心小学和大队的支持下,两间崭新的教室盖起来了。
之后又来了两名民办老师,一个叫李良中,目前在重庆市开县岳溪镇镇政府工作;另一个叫李良苏,去向不明。
陆续又办了两个班,子弟小学的办学规模达到四个。这个办学规模,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
刚当老师的时候,老妈已经有了身孕。
刚当老师的时候,老妈积极而负责。
每天早早地赶到学校,忙碌一天后,还要坚持留在学校把学生当天的作业批改完,备好第二天的要上的课,之后才顶着夜色抹黑回家。
有一天晚上,老妈抹黑回家,路过心脏岩的时候,不小心踩滑,滚落到悬崖下,所幸被一从荆棘拦住。
老妈抹黑从悬崖下艰难地爬到路上,再抹黑回到家。
不知是我老妈幸运还是我大哥幸运,反正我老妈没有流产,我大哥也幸免于难。
第一学期结束后,老妈到了预产期,不得不请假。
1965年农历2月15日,我大哥李善明出生。
大儿子刚满月,惦记着学生的老妈不管不顾地回到学校,继续履行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
从休完产假回到学校的第一天开始,老妈不再是一个人,而是要带着自己幼小的儿子一起到学校。
生我大哥的时候,老妈没有奶水,只能靠米糊糊养大。
大哥因此成了我们兄弟三个当中最矮的那一个,从小身体虚弱,小时候经常生病,成为让老妈感到最内疚、最对不起的那个孩子。
大哥还很小很小的时候,老妈一边教书,一边照顾孩子,抹了不少眼泪儿。
老妈是个要强而负责任的老师,不会因为照顾自己的小孩儿而耽误学生的课程。
于是,那时的子弟小学经常出现这样一幕:上课铃响了,一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抹着眼泪儿从办公室跑出来,身后传来一个婴儿的哭闹声。
老妈对我讲,当年为了我那体弱多病的大哥,她真是掉了不少眼泪。
两年后,也就是1967年农历4月24日,我二哥出生了。
于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伴随着乡间小路上的露水和鸟鸣,老妈用背条背着我二哥,牵着我大哥的手,一边讲着不知讲了多少篇的童话故事,一边想着当天要教的课程,快乐地向前走去。
1969年冬天,老妈再次怀孕。
1970年农历7月25日,我二姐出生(其实应该叫姐姐,因大伯家的善芝姐姐在我们家长大,故一直叫我亲姐姐为二姐)。
二姐的出生,成为老妈离开心爱讲台的一个重要理由。
在此之前,还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我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老妈不得不考虑离开她十分喜欢的三尺讲台。
第一件事情,与一床棉被有关。
那是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一切都按计划供应,棉被属于稀缺物资,自然不能例外。
因为经常在学校加班,老妈急需一床棉被。于是通过子弟小学搞到一床棉被。
不料这竟然成为别人攻击我生父的一个重要把柄。
于是有人开始造谣,说我那当生产队队长的生父以权谋私,用自己的权力给自个儿老婆整了床棉被。
当时闹得很凶,又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队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要批斗大多数人都认可和拥戴的“糯总理”。
无奈之下,老妈只好把胡家乡中心小学的校长请到赵家岩生产队,当面说清了情况,闹事者才极不甘心地收场。
另一件事情,同样与文革期间流行的批斗有关。
这一次,挨批斗的是老妈的同事、子弟小学的资深老师王志成。
王志成是个传奇人物,老版的《新华字典》可以倒背如流,随便问一个字,他能马上告诉你在多少页、第几行、什么意思,全都一字不落。
王志成也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师,据说有些摆老资格,对新来的老师瞧不上眼,多少有点看不起人的意思。
这种轻视的对象,自然包括我老妈。
忽然有一天,岳溪中学的一帮学生来到子弟小学,把王志成老师揪出来,毫不客气地就是一顿批斗。
那年代,学生批斗老师再正常不过了。何况还是一帮中学生,王志成老师自然只能受着。
事后,王志成老师开始追查是谁把岳溪中学的学生叫到子弟山来的。
查来查去,怀疑来怀疑去,王志成最终将我老妈确定为怀疑对象,横加指责,让我老妈很是委屈。
据我对我老妈的了解,她真不是这种人。
老妈是善良的,总怕委屈了别人,也怕得罪了别人,总为别人着想,也不会轻易拒绝别人的求助。
老妈的这种性格,完全彻底地遗传给了她的五个孩子。
我大哥、二哥、二姐,包括我和小妹,全都是这种性格:怕得罪人,怕伤害人,不会轻易拒绝别人的求助。
受了委屈的老妈决定委屈自己:离开三尺讲台,离开学校,离开那个已经没了信任的伤心之地。
生我二姐的时候正值暑假。开学时,老妈没再回到学校,而是执拗地留在家里,自己把自己变回了农妇。
若干年后,和老妈一起教书的民办老师们纷纷转了正。而当年学历最高、表现最好的老妈,早已成为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妈对我讲,当年之所以决定不再教书了,被王志成误解是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带两个孩子到学校教书已经招来非议了,如果再把我二姐带去,确实有些不像话。
我问老妈:怎么不把大哥、二哥他们放在家里?
老妈笑了:谁带啊?你老汉儿(方言,父亲的别称)根本不会带孩子,又没有老人帮忙,我不带谁带?再说扔下孩子不管,我也不放心啊。
可敬的老妈,为了我们五个孩子,您太辛苦,也太委屈了。
可敬的老妈,谢谢您为我们五个孩子做出的巨大牺牲。
渝夫 2012年2月17日7时3分写于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