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作为一名社畜,开会当众汇报工作,是一种常态。我的每一次工作回报,基本都能得到正反馈,老板听完经常会表扬一句,逻辑清晰,言之有物。
做汇报的时候之所以能给周围旁听的人,一种逻辑清晰,言之有物,来源于汇报内容运用了结构化思维。世面上大师们提出结构性思维原则多种多样,而我最常用的是一种叫论、证、类、比的结构化原则。经常用,用的多,熟练好用。
论就是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抛出观点。会议旁听的人能第一时间知道,汇报上想表达哪种观点,传达什么内容。
证就是抛出观点之后,需要论证这个观点。比如刚开完的十一月份销售部门会议,通过收集线上B2平台成交数据,还有线下客户到访成交数据,论证我这个月完成业绩数据确实不差。
类就是归类分组。十一月份业绩完成不错,从不同层面找原因,做分析。
一是工作态度认真积极,手中握有平台积极打理。比如有修改每一件数据不错的SKU产品,修改产品标题时经常会研究同行爆品标题;修改详情页时更多研究同类型产品,同行用了哪种逻辑更好突出自己产品特点;修改主图时会用修图软件对产品精修,图片看起来更加符合公司文化定位。
二是对接客户,态度热情而有节奏感。每一个交谈上客户,热情回复速度快,解决问题能力也很强。与客户谈话,发现客户本身携带的节奏,按照他的节奏谈话。客户有什么新问题,第一时间帮忙解答,做好安抚工作。
三是做客户分类管理,类似一种金字塔分门别类。管理客户可以用上二八定律,然后扩大底盘,做到源源不断有鱼跃入鱼池,多设法增加鱼池活跃与生机。
比就是表达内容逻辑递进,表达内容串联起来,层层递进,有据可依。这个比,是一种串联,一种强化,一种加强联系,赋予更大说服力。
除了论证类别原则,有时也会用上“三个观点”。比如忽然被叫起来发言,我一般会说,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三点看法。那三点呢?其一……;第二……;第三……。
也不用讲得太多,三点讲下来,基本也能全面涵盖重点,还防止自己陷入细节描述。
工作汇报本意在于向老板传递信息,阐述一个人在这段时间,怎么工作,如何工作,有哪些成绩。讲述过程除了清晰结构逻辑,也需要细节辅助烘托真实。
做多了工作汇报,就会归纳整理提炼出一些心得:工作汇报中有了结构化思维,不容易陷入细节盲目描述,滔滔不绝,台下人却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提炼最合适自己表达的结构化思维,原则上有两种就行,根据不同场合,替换着用。熟能生巧,结构化思维用得多,形成条件反射,融入脑思维,成为一种习得技巧表达能力,形成所谓个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