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10月中旬,各大网站无论是商家还是广告推广,都在不停地弹跳着关于“双11”的各类产品的宣传。有意或无意地点开网页,看到一款款打折或买一送二的产品,我们内心的期待有些按捺不住了,当然,也有不少人能够抵御住“买买买”的冲动。但可能为数不多啊。
我们都是在“双11”中杀出来的女汉子,几年前,从国庆节便开始陆续往购物车里添东西,一直到“双11”前夜的11点58分,当然了,需要留2分钟拼网速。之后的一个月便是收快递的日子了,运气一般都不错,“双12”前能收完。
从厨房的锅碗瓢盆、油盐醋糖,到盥洗室的洗衣液、洁厕灵、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毛巾,到梳妆台上的面霜、面乳、口红,再到衣柜里的各类打底衫、外套、羽绒服等,眼看着房子被撑得满满的。我们又学会了各类收纳,为了缓解房间的杂乱,衣柜的爆满,在“双12”那天,我们又买来了各个房间各个橱柜的收纳箱、收纳盒。
我们抱着“买完就省了,活动力度很大”的心,在各类促销活动中,买买买。
看到家里的物品越来越多,哪个好用用哪个,没用完的不用也舍不得扔;昂贵的杯子太漂亮了,放在橱柜里,舍不得用,每天喝水用着雀巢咖啡赠送的马克杯;那件粉色的羊绒衫三年都没穿过了,舍不得捐赠,因为它是心爱的人在10年前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来的生日礼物……
房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我们往里塞着东西,里面有好多东西恐怕有数年都没有和我们碰过面了。
直到有一天,机缘巧合地,我翻开了《断舍离》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开始过上清爽生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书的作者是山下英子,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通过瑜伽参透了里面的“断行,舍行,离行”,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家居收拾整理的“断舍离”理念。
“断舍离”不仅仅对家居物品的收拾整理,而是重新审视我们和这些物的关系,更是重新回观自身。身心灵指导老师张德芬为本书写了推荐序,《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摒除了“多就是好”的念头,放下一切期盼,接受简单和单纯的生活,才能全然感受到幸福。
1.山下英子在书中谈到,断舍离不是整理收纳,而是一种不用收拾的收拾。
从时间轴和关系轴看待自己和物品的关系。一个物品是否需要留在身边,不是取决于物品的价值,而是取决于作为主角的人。
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是否留住一个物品的标准是:它的纪念价值;它很贵;它以后可能会用得上。而山下英子提到,我们判断是否留用一个物品的标准应该是:需要、合适、舒服。时间轴是要锁定在现在的。
我们的家里物品的状况,是我们精神状态的印证,堆成山的家里,无形中散发着的能量场影响着我们心情、工作、人际关系。山下英子将这样的家居环境的主人分成三类: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活在当下,感受当下的能力,如果我们的身心没有安住在当下,再多的物件都无法让我们获得幸福,相反,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杂乱不堪。
2.山下英子在书中引用了命理学的观点,堆积如山的物品、长久不被使用的物品会给人带来停滞运和腐朽运。
不被使用的物品,会在角落里发出咒语般束缚的能量。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这些物品发出的哀怨的声音,这样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瘆人。但静心一想,确实如此,居住的环境本应是一个活动流动的清爽空间,无论淤积的物件虽然被存放在了几乎看不到的角落里,但作为主人的你,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它们的存在的,这无形中耗用了你的部分精力。
从客观上讲,长久不用的物品堆积,形成卫生死角,灰尘积累,霉菌滋生,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3.山下英子给出了开始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从小处着手,哪怕从一个钱包开始。身体行动起来,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放过自己,也放过自己现在不需要的物品,是一种解脱。
4.断舍离不是提倡过清简的生活,而是提倡过一种自在的生活。
当真正实践了断舍离后,我们和周围的物品成为了朋友。物品都存在了它们受需要的地方,我们都在使用着让自己合适、舒服的物品,这是一种何等和谐美好清爽的生活啊。
推荐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给每个人看,让我们开始审视和身边物品的关系,践行断舍离,过上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