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讲述金庸先生的著作《碧血剑》的一个亦正亦邪的男性角色-夏雪宜。这个人物凶狠毒辣、心机很深,但又多情似水,还偶尔行侠义之事。
夏雪宜,夏有炙热之意,雪有寒冷之义,两者本不能相容,却在金庸老先生笔下成为了适宜的东西。
夏雪宜,人如其名,亦正亦邪,既凶狠毒辣,又行大义之事,既冷酷无情,又专一多情,如此复杂的角色,获得了众多金庸迷的喜爱。
夏雪宜,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在五岁那年,惨遭灭门。原是因为温家兄弟之一温方禄想要强暴他的姐姐不成,便恼羞成怒联合温家其他兄弟杀光他全家,独留夏雪宜一人存活下来。
侥幸活下来的夏雪宜暗暗发誓他日一定报这血海深仇,并在高人指点下习得邪魅武功,但是书中并未对其师傅有具体的描述,因而不详。
后来长大后的夏雪宜为了加快复仇的节奏,闯入了五毒教圣地想要夺取剧毒,误打误撞遇到了五毒教圣女何红药,何红药一眼便爱上了这个英俊潇洒又有点邪魅的男子,从此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夏雪宜对这个主动示好的女生并不钟意,但是为了获得五毒教三宝:金蛇剑、金银簪和藏宝图,他便利用了这个热情奔放的苗族女子,占了她的身子,又夺了五毒教的宝贝,最后还抛弃了何红药,离开了五毒教,独留何红药一个人担下所有的罪责。
夏雪宜,以复仇之名,欺骗了何红药的感情和身子,连着把五毒教三宝都拿了去。可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放到现在也是十足的渣男。
得到宝贵装备的夏雪宜如虎添翼,直接杀向温家堡,杀了最大的仇人温方禄,还杀了温家三十多口,掳走了温家几个女人,除了其中一个女子之外,其他女的全部卖进了窑子。
独留下来的这个女子,叫做温仪,“仪”与夏雪宜的“宜”同音,由此推断这个女子必不简单。
夏雪宜初见温仪之时,便定住了眼神,被她的美貌所迷住,但是想到这个女子是自己仇家的人,便又心生恨意,想要对她实施暴力侵犯,但是温仪以死相抗。
夏雪宜从她的抗拒中看到了自己姐姐的身影,于是便对她手下留情,没有进一步伤害她。
两个人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尽然互生情愫,夏雪宜被这个温柔妩媚、抗拒不从的女子动了心,而温仪也被这个邪魅帅气的男子所吸引,明明两个人处在对立的世界,却走到了一起,还把孩子给怀上了。
夏雪宜犯了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主动投怀送抱、痴迷于他的何红药他不要,却要抗拒不从、还是出身仇人家庭的温仪。
可谓应了那句古话,主动的人不被珍惜,拼了命去得到的却被如视重宝。
细细分析,便可知这很有可能和夏雪宜的身世背景有关,夏雪宜的姐姐为了保住贞洁抗拒侵犯而被杀死,家人更是因此全部被杀,因此夏雪宜十分看重一个女人对自己贞洁的重视程度。
对于主动投怀送抱、热情奔放的何红药,他并不认可这样的女子,书中将这个苗族女子描述成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形象,而夏雪宜作为汉人,接受的是汉人的情结和礼仪,而古代的汉人女子较为内敛、含蓄,对一个男子纵有万般喜爱,也不会有过于主动的表现,特别是他的姐姐对他的影响,使他更加迷恋于那个拼死保住自己贞洁的仇人之女温仪。
夏雪宜杀了温家三十余口,其中有罪该万死的恶徒,也有从不作恶的无辜之人,被卖去窑子的女人们更加没有犯过啥过错,只不过因为她们是温家堡的人。
夏雪宜的复仇,是不择手段的,也是凶狠毒辣的,仇恨遮盖了他的眼睛,如果没有温仪的出现,他的一生可能就完全沉浸在复仇的深渊当中。
但是当温仪进入他的视野之后,他的世界原本昏暗无光,但是温仪的出现像一缕雨后的阳光照进了他冷酷的心房,彻底融化了他心中的怨恨和不满,暖透了他整个人生。
和温仪在一起后的夏雪宜放下了对温家的仇恨,不再寻仇,或许是因为温仪弥补了夏雪宜心中这么多年来缺少的爱,又或许夏雪宜终于找到了停下来休息的港湾,找到了一个合理终止仇恨的理由。
如果这是结局的话那就太美好了,可惜他不是这部小说中的正面主角,真正的主角袁承志还没有登场,因此注定他要为主角后来的发展路线做铺垫,成为了一片光芒四射的绿叶。
温仪后来有了夏雪宜的孩子,由于机缘的巧合,两人在准备去关外的路上,遇到了温家兄弟,夏雪宜被玉真人拖住了步伐,导致温仪被带回了温家堡。
夏雪宜闯入温家堡想要带走温仪,却因为温仪已有身孕,不能再受舟车劳顿之苦,只能留在温家堡中静养,夏雪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同意妥协。
但是仇人只是表面的示好,虎狼之心从未消失,后来利用温仪向夏雪宜献上了温家密制迷药醉仙蜜,导致夏雪宜深中迷毒不敌温家五老,被挑断手筋和脚筋。
闻知此事的何红药设计救出了夏雪宜,将夏雪宜安置在了华山一个洞穴之中,因得知夏雪宜已经和温仪有了孩子,便把夏雪宜扔在洞中绝然离去,夏雪宜就这样孤独地死在了洞中。
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果夏雪宜爱的不是仇人的女儿,而是痴情于她的何红药,那两人说不定可以一起双宿双飞,还能报得大仇;如果夏雪宜和温仪在去关外的路上没有遇到温家五老,说不定已经在塞外边疆,放牛牧马。
但这是小说,也是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人生的每一个小插曲,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没有哪一段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