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深受启发的书,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你会对作者、演讲者产生钦佩与敬畏之心吗?如果有机会与他一对一交谈,你会紧张到张口结舌还是兴奋于得着更多?
第一次知道见大V的必要与优势,是从猫叔的语录体畅销书中。他曾专门花心思准备、花钱预约与大V的面对面交流,这些体验被他认为极具启发、超高性价比。这里的准备最基本的是详尽阅读研究大V的输出内容,不仅要有自己学习过这些内容后的启发与感悟,更重要的是针对大V的专长与自己的现状,提出优质问题。
第二次看到见大V的认知升级作用,是在影印版《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面。虚构的主人公靠着读书改变现状的最高境界,是预约那些写出优秀商业书籍的公司CEO。从泛泛读书养成阅读习惯,到主题阅读训练思维深广度,再到与不仅做到还能成功输出的大V面谈,可见与大V面对面的难度指数与启发效应。
第三次看到见大V的现场激励作用,是在台版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中。穗波女士特别提到了她在听完激动人心的演讲、看过深受启发的书,会主动询问周边朋友,看有没有人可以连接到演讲者或作者,她总是寻求机会去亲见其人。这与穗波女士一贯的闯劲相关,她能在养育三个女儿、还要全职上班的同时,顺利考取哈佛研究生院,她的求知欲自然异于常人。她没有在见面准备上着墨太多,更重视临场发挥,也表示每次这样的见面都会让她对大V的输出内容理解更深。
当我们对大V的输出内容精研到一定程度,亲见其人或许是自然之举,既是必要的近距离学习,也能提升自己的社交深度。提前深度研究大V的输出内容,详尽准备好现场的表达与提问清单,天性拘谨就少说多听,只说准备好的内容,少言题外话。
待我们准备好预约大V见面的那一天,应该是我们认知跃迁、圈层迭代的次高光时刻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