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提分有用,而是深刻理解,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而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也因此,课程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打造”,再完美的课程顶层设计,也需要慢慢的“生长”,在一定的学校环境,教师成长的支持下,是越来越丰满的“生命”、更多思维的“活跃”去孕育学校课程的“生长”。“课程”的生长,一如生命的成长,必然是缓慢的,是需要等待的。
01.重构课程体系的目的
重构课程的最高目的,是为了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学习空间,立足于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以“关爱、关切、关联”确立合作与和谐的共同进步与成长,而不是为了晋升、金钱与权力的搏杀。
重构课程的细化目的是: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2)改变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师生关系;
3)改变教师的“分科主义”的教研体制;
4)改变学习空间;
5)改变评价模式;
6)改变教师生涯发展,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的生命质量,真正以生命影响生命。
02.重构课程体系的策略
基于内容标准——是为了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到什么;
基于成就标准——每一个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的基本学力;
基于机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而确立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以课程的丰富性保障每一个孩子差异性发展的可能。
03.课程体系是慢慢成长出来的
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一般会呈现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是点状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的门数或门类的增加为标志。如语文的《经典诵读》、《古诗词鉴赏》以单一学科的“点”带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其二,是群状的发展,基于知识的、方法的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群的开发,按学科为单位,如语言与表达、数学与逻辑、科学与科创,形成基础型(强调双基的落实)、拓展型(强调知识与方法的外延)、探究型(强调体验与情感)等不同功能的课程群。
其三、是鸟巢状的发展,基于逻辑性、丰富性、梯度发展性、融合性等原则进行的课程开发,体现出多维联动、打破学科、教材和教室边界的融合与重整,是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也是目前中小学重构课程体系最难的跨越,因为它是一场指向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师生与生生关系、教师成长等融为一体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变革。
因此,物化的课程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而是指向生命的成长。因此,学校课程是慢慢“生长”出来的,是教师的成长推动着学生的生命生长,学校的特质在空气中,在行为里,在每一个生命相遇生命的改变里,而不完全在于文本。
也因此,课程体系,不可能“移植”,即便是“嫁接”,也还是需要给予自由成长的空间,为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关联”提供可能——与自己、与他人、与学习空间、与社会…建立联系,这个过程,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真实而充满生机的。
譬如,“”每一个图书馆成为一个好学校”,使之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这需要慢慢的“生长”——图书馆可以改造,可以“打造”但最根本的是人的思维的改变,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慢慢地接受,无论是学校的图书馆、社区的图书馆、高大上的购物中心的书店,还是家里的书房,有书的地方,不仅是藏书之地,它能够鼓励有益的学习,更是可以赋予改变思维、生活方式与知识学习的场所。
所以,围绕着“图书馆”课程,慢慢“生长”的是教师的想象,我们的学校,是能够撑起师生共同美好记忆的场所,是一个个活泼鲜明的富于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地方,但每一个生命,都将被他所遇见的阅读塑造:未来趋势、当下热点、科学前沿、政治与人物、生活中的经济……这些都是帮助师生与时俱进,让学习更具现代性、现实性的资源。
所以,围绕着“图书馆”课程,慢慢“生长”的是家长的想象,图书馆、书房、书店是精神生活的中心,图书和学习空间,是最基本的动态社区,是人们放慢角度,沉淀躁动的灵魂,诗意地栖居的地方。
总之,课程体系的重构,将慢慢改变,合作学习空间、社交学习空间、探究学习空间……这些不断“生长”的空间,体现了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与文化的生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