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公里外的新疆,偶遇一个来自同一县份的老乡,是一种怎样奇妙的感受呢?这次,我们就有幸体验到了这份难得的惊喜。
驱车行驶在京新高速上,在哈密境内,我们途经了一个服务区。这个服务区位于路南侧,是我们从新疆前往北京方向的必经之地。当我走进服务区大厅,准备前往卫生间时,不经意间瞥见门口东侧摆放着一堆诱人的哈密瓜,旁边有一位老农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我并未过多停留,径直走进了大厅。
然而,当我从卫生间出来,却意外地发现同行的老杨正大口大口地啃着哈密瓜,与那位卖瓜的老哥聊得热火朝天。看到我,老杨惊喜地喊道:“碰到老乡了,这次是真老乡,和你是一个县的!”我顿时感到一阵惊讶和欣喜。
这位老乡个子不高,身材匀称,黑黑的脸庞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笑起来满脸皱纹,给人一种憨厚朴实的感觉。看到我们走过来,他二话不说,又切了几块哈密瓜,双手递给我们,热情地说:“吃瓜,快吃瓜。”我们不好推辞,接过瓜吃起来,边吃边聊。
我们好奇地询问他的老家具体是哪个镇的,哪个村的,以及他是如何来到这个地方的。老哥便娓娓道来他的创业史。原来,他是1993年来到新疆的。当时,他在老家已经结婚,除了种地之外,还给别人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一天只能赚几块钱,有时候还会拖欠工资。于是,他瞅准了一个机会,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新疆。一开始他在南疆,后来又辗转来到北疆哈密。如今,他在南疆和北疆都拥有几百亩地,事业有成。
谈及孩子,老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他有三个孩子,生活都过得很好。大孩子还承包了一个高速服务区,现在他就是在给孩子帮忙。听到这里,我感觉一直吃老乡的瓜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赶紧去车上拿了一些饮料要送给他。然而,老哥却坚决不要,说啥也不缺,这儿的超市都是自家的。
我们并不赶时间,于是继续聊了起来。聊到老家的详细情况时,我们越聊越近,越聊越亲,感觉就像失散了几十年的弟兄一样。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微笑,那份亲切和温暖让人难以忘怀。
我们好奇地问他,这么多年在这里摆摊,有没有遇到过老乡。老哥感慨地说,他只遇到过临县的,从没遇到过一个县这么近的老乡。当时遇到临县老乡的时候,他就感觉非常亲切,还一块去饭店吃了顿饭。说到这里,老乡非要拉我们去饭店“喝点儿”。然而,我们刚刚吃过午饭,而且还要赶路,所以就没有一块吃饭。
看到我们要走,老哥赶紧拿了一个编织袋子,去瓜堆上挑了几个大大的哈密瓜,硬放到我们的车上。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并告诉他,老家有啥事说一声,我们能做的一定尽力去做。最后,我们和老乡合了个影,就互相道别了。
分开时,我看到老乡的眼中竟有些激动。是啊!一个在万里之外拼搏创业几十年的老人,看到老家来人,就像回到了老家一样,怎么能不激动呢?就像有句话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份深厚的乡情和亲情,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远割舍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