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H在深夜里跟我大倒苦水,说自己现在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两难局面。
她生得腿长腰细颜值高,乍看有几分神似年轻时的王祖贤,工作的地方又是一家以男性居多的金融公司,因此在工作中很受关照,完全没见过什么职场险恶,扑面而来的都是浓浓的善意。
她的直属老板也对她颇为照顾,不仅在工作上给她事无巨细的提点,就连公司内部的一些情报、投资人喜欢什么样的项目报告、总监有什么忌讳和喜好、跟其他部门沟通的一些小技巧、每位同事是什么性格等等,也毫无保留地告知。
在同期的菜鸟们还在犯一些低级错误的时候,她就已经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暗礁,在他的提点中一路顺风顺水地连升三级。
连公司的CEO都听说了这位又美丽又能干的新晋干将,在年会上与她共舞一曲,对她出色的工作业绩赞不绝口。
他们公司时常加班,有时到了深夜,老板会带她一起去吃个夜宵,聊聊天,送她到楼下,礼貌地道个别。他是个已婚多年的中年男人,公司聚餐的时候也常携妻带子一起参加,一副和美的模样。正是因为目睹了这样的和美,当他对她百般提点之时,她仅仅把那照顾当作是前辈对晚辈的善意和欣赏。
直到一次出差,他们请客户吃饭,饭局之后微醺的他将胳膊搂在了她的腰上,她又惊又怕,像触了电一般闪开,而他恼羞成怒,质问她是不是想要过河拆桥。
“你以为没有我,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我能怎么把你捧上去,就能怎么把你拉下来,想白利用我往上爬,门儿都没有。”他甩下这句话走了,留她呆立在那儿不知所措。
“我反省了又反省,觉得根本没有做出任何越界的举动,也没有给过他任何暗示,我从来没有向他要求过资源或者帮助,凭什么他调戏不成,竟拿这个来威胁我?”
她险些在电话那头哭出声来:“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我很优秀很出色,他要是这会儿给我使绊子把项目搅黄,大家会怎么看我?我不会因此就去做小三儿,只是觉得特别委屈,明明我没有错,为什么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等她平静下来之后,我问她:“那你扪心自问,自己的能力在同期的同事中是不是最出挑的?”
“不算是。”她说,“有两三个人都比我厉害得多。”
“那他舍近求远,放弃最优秀的种子兵来对你百般提点,你就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头?”
她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我:“是有的吧,可是开始的时候,他连一点想要越界的迹象都没有,虽然我心里也有点儿不踏实,却没有拒绝过他的好意,毕竟有了他的帮助,我也可以更快地走上晋升之路。”
可是姑娘,你都那么聪明,他又怎么会傻。
在茨威格给被送上断头台的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写的传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职场中,上下级,老男人与小美女,在这样的关系中,哪有什么不求回报的付出?不过是在肮脏的欲望之上,包裹了一层看似华丽的糖衣。
刘润老师在他的专栏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报业大亨问明星:“100万美元共渡良宵怎么样?”
明星点头。
大亨又问:“100美元一夜怎么样?”
明星大怒:“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大亨说:“你是什么人,我刚才已经搞清楚了,现在我要做的,仅仅是确定价格。”
人际交往的底线从来都不会忽然一下凭空消失,是日复一日的暧昧和默许,才让人际关系的边界慢慢模糊,给了对方明目张胆的理由。他陪你加班,你陪他宵夜,你告诉自己这也不过是上下级之间真诚有礼的交往,可在他眼里,你们的关系则又近了一步。
哪个初入职场又有点儿野心的人没有些许浮躁和虚荣?而这样的情绪亦最容易被那些伺机而动的有心人所利用。你想踩着别人的肩膀走快速通道,也要考虑自己需要为人家肩头的那个脚印付出什么代价。
别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才拒绝,那便只剩下鱼死网破。有些分寸,从开始的时候就不能退让,有些好意,从最初的时候就要拒绝。
我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在上大学的时候做兼职翻译,有次公司给了二百多页的资料要翻译,又刚好临近期末考试,我的一位同学来宿舍串门的时候看到我正焦头烂额地奋笔疾书,于是便主动提出要帮我一起翻译,并坚决地拒绝了我将费用也分他一半的提议。
“我的英语一般,也就是练个手而已,谈钱就见外了啊,放心吧,我一定帮你弄好。”
他这么说着,取走了三分之一的资料,可是直到我翻译完余下的三分之二,他都没有把自己的那部分完成给我。
我去找他了几次,他总是推脱“快了”“马上”,我不好意思再催,一直到距离截止日期还剩下三天的时候才又去找他。这时,他才不情不愿地将书架上的原稿给我,附带了几页凌乱得根本看不清楚的翻译,说:“我就只能弄到这个程度了,你再改改吧。”
岂止是改改,根本就是从头来过。他翻译的句子甚至还不如谷歌的翻译通顺,而且只完成了其中的五页。
“应人事小误人事大,这句话你没听吗?”我质问他。
可他比我还要理直气壮,说:“我还不是看你忙得连吃饭都没时间才帮你的,我又不收钱,全靠情分帮你,你明知道我不是英语专业的,怎么还这么挑三拣四?”
当他将我“不领情”的恶名传遍了整栋宿舍楼的时候,我也熬了一天两夜翻译完了他信誓旦旦地拿走,但是毫无进展的那三分之一。
他固然有错,可我又何尝不是?
明知道她能力不够,明知道两人情分不够,却又因为贪图轻松接受了对方一时兴起的好意。
该付出的辛苦一点也没少,还要搭上两人的情分。与其如此,倒还不如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拒绝,至少能留下体面的客套。
有的时候,接受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你无法预计那扇门被推开之后,是更上一层楼,还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
在接受别人的好意与照顾之前,不妨先反问自己:我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这样的帮助?我又能用什么来回报?
若是代价太高,拒绝就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