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名词,人们经常会谈论到这个词,但是字典里却没有精确定义。
独立思考,
刚毕业的时,我跟着朋友买了几本畅销书,如获至宝,看完第一本的时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完第二本的时候,我有点懵了,为什么这本书跟前一本讲的观点截然相反,我却觉得也好有道理,
如此反复,几本书之后,我断然放弃了读书,这每个作者说的都对,我折腾一顿后还是不知道听谁的,思想又回到了原点,看书一点也没有用。
一个老师告诉我,如此迷茫,是还没有自己的观点,你要尝试去理解作者的逻辑,我开始找各种访谈或者讲书的综艺,边听他们讲书,边手握纸笔,
听名师讲课是一种乐趣,这个过程中我几乎不用思考,我知道认真听着,就会顺着他们的逻辑得出一个观点,更有趣的是,我以为我真的学会了这个知识点。
侄子侄女们,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让学生不能独立思考,高考的压力让教师和家长必须按照唯一结果努力,独立思考会让我们上不了好大学。
今天我给你们的第一个建议:
顺从是安全感的来源,
步入工作后,我发现忠诚比能力重要,一个有想法的员工,让领导手足无措,尤其是质疑领导的员工,是重点打击对象,
让一个普通人承认自己错了,是非常的困难;让一个老板,在他辛苦付出了那么多后,承认自己错了,这无异于骂他是一个废物。
从学校的制度到公司的制度,很容易找到整齐划一的这个核心,
作为公司的基础员工,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内容就够了,发挥创意的人只能让流水线上的其他人浪费时间。
企业越大越离不开标准流程。
第二个建议:
没有行动的思考,不称为独立思考。
我可以头头是道的跟你谈几个小时恋爱技巧,讲一天投资方法论,这期间我会引用各式的伟人的言论,还会用古今中外的故事来佐证它们,精彩程度堪比高考满分作文。
我这种大师,真的下场去做的时候,跟没有经验的你没有什么差别。
当初我会同时相信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是我没有自己做过,我没有根据当时的场景思考过,所以我默认问题出现的方式只有一种场景,还是一成不变的场景。
同样一件事,经历的人和道听途说的人,是完全两种味道。
多说一嘴:
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你按照我说的来,一定能成”
当我把思考都外包的时候,不就成了韭菜这种没有脑子的植物吗。
我常跟朋友炫耀,我一年可以听50本书,15个专栏,实际上我只是在他人的逻辑中自嗨罢了。
我参加过特别厉害的会销,主持人会用各种方式让我按照他的逻辑得出一个结论,
然后我的动作就是掏钱--买它。
致我即将步入大学的侄子侄女们,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