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哥一提垃圾就心情不爽,因为自己腰有些不舒服,有情绪说不想围着锅边转~迁怒于自己结婚、生孩~唉攻击自己一翻,也打击亲人一翻~这样的模式真的特别熟悉。这样的自动反应模式背后是有东西的,不知道他思考过没有?
我当然也不爽,便开口说要你何用?到公司路上我想他情绪背后也是有需要没有被满足。打电话给他说腰疼药酒沙布弄好烤一烤~想想我也有同样的情形和模式,自己的需要没被满足和感受没被顾及时就用情绪化的方式来对待身边人,没有了好好说话的能力。走不到无私,走不到不计较,境界还是我吃亏了,我受伤我做多了。他有这样的情绪也是正常的,社会交换理论中也是需要有付出有得到,失衡的关系、失衡的得失真的会不愉快。
这两天都回家吃饭,感受深的是老哥和嫂子真的是眼中有活的人。哥说又把料理机折下来清洗了,昨日吃的是烂豆腐,今日吃的是根根炖鸡,味道都极不错,看出来了是嫂子用心弄的菜~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气息很浓。做事不嫌烦,追求的就是生活的本真。而我看到了我们的不同和差距,原来生话的气息是一个全员参与,全员各尽所能付出自己付出,满足他人同时也是满足自己的共同的场,这也是“社会交换理论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个互动的场。愿我们家也能走向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
通过几天的帆的积极表现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有互动了!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我想吃什么?如烘洋芋。能表达自己感受:肯德基披萨不新鲜,钱花了要有品质,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自己想独处时,正面表达自己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没有人打扰~问话也有回应了。
有感激:说鸡杂我们都没吃到。有感恩:爸爸烧的牛肉,妹儿专享,感受到幸福~
简单的事情坚持做,每天进步一点点。为自己的每一个小进步点个赞吧。
相信只要我们都能付出一点爱,家将变成美好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