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问一位前辈这样一个问题:
“从我看过的濒临死亡的书,以及身边一些有濒死体验的朋友的口述,‘那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如果死后的世界那么美好,为什么神不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呢?我说的‘清楚’,是能用语言来描述它。比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们能从语言中很快捕捉到‘画面’。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不管我看宗教的书籍也好,智者的书籍也好,濒临死亡的书籍也好,要么说‘通往亘古之神的大门一直且永远对人类关闭’,要么说‘那个世界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我们对‘那个世界’总没有一种‘准确感’,各有各的描述,各有各的理解。神为什么不用人类的话语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又权威的描述好让人们知道那个世界是怎样的?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会一直讨论‘死亡’,却又论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有,那些死去的人为什么不给我们透露一点关于‘那个世界’的讯息呢?”
前辈随后这样回答了我:“如果那个世界真的能用语言来描述,神也把它描述出来了,你觉得人们还愿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他这么一说,竟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说:“对哦!如果神把‘那个世界’描述得很真切,大家肯定迫不及待地想死,都想快快到达那个世界。相比之下,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世界太难了!”
我想了一会儿,又问:“难道,很坏的人也会进入那个美好的世界?那好人不是很亏?坏人没做啥努力,还做尽坏事,还可以到达那么美好的世界!”
前辈又说:“首先,我的话不是权威的,我还没死,我也不知道。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理解去回答你。‘那个世界的美好’是有很多层次的,在这个世界的修行肯定也会影响达到在那个世界的层次。当然,如果一个品行不好,不修行自己的人,他们到达的层次和一个品行很好的人到达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我又问:“你说啊,那些死去的人,他们是不是可以把我们看得真真切切的?比如:你比我先死,你在‘上面’看见我做坏事......我说的‘做坏事’,是指我内心的活动,那些不纯洁的念头,你是不是对我的感觉就会全变了?你会知道我很多‘秘密’。等我也进入‘那个世界’,你就不跟我玩了?”
前辈大笑,他说:“首先,我在这个世界对你的感觉,到了那个世界也不会改变。因为这里面有‘爱’。‘爱’的含义很广,不一定就是‘爱情’。‘爱’,就是你给我的感觉,我对你的感觉。那些感觉是不会变的。至于,我能不能看清你的所有,我想,达到‘那个世界’的人是会比这个世界的人的视野要宽很多。我说的‘视野’不是视线,是他们明白了很多真理。随之,他们也能看透很多问题。只是,你说的你内心的念头,那些‘秘密’,我觉得这些只是你和神之间的事了,不是你和其他的灵魂之间的事。在那个世界,每个灵魂自己忙自己和神之间的事都忙不完,哪里还有心思来忙你那些‘小秘密’啊!”
听了前辈这番话,我大笑起来。
我笑,是因为听他说对我的感觉不会变,我的心很安;我笑,是因为我喜欢他回答问题的方式。他的回答既让我容易接受,又无形中让我了解了这个尘世的重要性。我越发觉得这个尘世好珍贵啊!
这番对话,让我加深了对“生命进程”的理解。
生命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
虽然我们大多认为生命是以死亡作为基点,死了,生命就终结了。但是,生命的终结远远要比这样的认识要深远得多。或许,生命就没有终结呢?像前辈所说的,神之所以不让人们清楚地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就是防止人们“越步”,不该越过某些阶段而到达下一个阶段,这样我们便得到不到有效的“进化”。如果生命的进程可以“越步”,我们生命就没有意义了。这样,我们整个存在界也没有意义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一本书里的一段话:
“人的生命始于子宫世界里的胚胎。在那里,他获得了人的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禀赋。在那有限的环境里,他被赋予了在此世所需的力量和能力。在此世他需要的眼睛已在那里孕育;他在新环境生存所需的耳朵也在那里成形。在此世需要的能力在子宫世界里就已经赋予了他……因此,在此世,他必须为自己的来生做准备。他在天国世界所需要的必须在现世获得。正如他在子宫里获得此世所需要的能力,同样,生存于神圣天国所需的各种能力也必须在此世获得。”——阿博都-巴哈,《弘扬世界和平》81.
加上这一段话,我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没有语言能准确地描述“那个世界”了。就是这种“未知”使得人们通过最自然的方式得到进化——灵魂的进化。就像我们以胚胎的形式,通过最自然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
虽然,我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那个世界”,但是从人类的经验、经文、自身的感受,我们对“那个世界”是有所感觉的。只是,这股感觉因人而异。正因为因人而异,所以没有语言可描述。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完-
夜莺
一只用文字唤醒人们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