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真正能够让我们的职业生涯进而身体状态乃至精神状态永葆青春的有两条途径:
一是永远保持对教学和研究的热情,不断探索未知、追求新知,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你的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
二是坚持言传身教,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点拨,都有可能点燃他们探索的火花,影响他们的人生抉择。见证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同时也获得我们自身的进一步成长。
“阅读”二字,阅是目治、心治;读是口治、耳治。眼看和口诵,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眼看,重在思考和理解;口诵,重在感受和体味;二者互有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阅与读兼顾,心、眼、口、耳并用,这是语文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第一,要重视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培养问题意识,学会提问。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合作。
养成自学习惯,学会学习。养成探究习惯,学会研究 。
强调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主动探索求知领域。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内容: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
阅读是多层次的,螺旋式上升的。
一、课文阅读:教师带领下的精读,侧重基础阅读。
二、群文阅读: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三、整本书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四、主题书阅读:偏好某相同类题材或同一作者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