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作半个多月以来,每天公开和私密的文章都在写,除了刚开始的两三天写得特别吃力,其余的多数时间都还算顺利。
这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写作也不是多难的事嘛。反正就写呗,写不好还可以写坏,没人看也可以自己看。
01
今天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我就倚在床头开始思考今天写点啥。这个思考是基于每天天的心情和瞬时的灵感,先把主题想好,然后拟定题目,接着就开始动笔了。
选择的主题一般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或者比较困惑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边思考边组织语言,文章写完的时候,自己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至于拟定题目,我想我的写作是带点功利色彩的,因为我觉得我去写这个东西目的是什么呢?一是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是要促进自己的思考,三是也想有人读一读它。如果再有人点个赞,那我一定很开心,并且更想好好写下去。
不光写作,我们做任何事情也一定出于某种想法吧,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拟定题目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因为如果题目就不吸引人,怎么会有人进来读呢?以下是我自己总结的几点小窍门。
第一是在首页进行浏览,哪篇文章的题目吸引我点开,我就做一下借鉴。
第二是在读书网站看书名,这里我的想法是不光借鉴题目怎么写,将来有机会出书,连起书名也不用多费力。
第三是我比较喜欢用问题作为题目,当然这也需要每天善于思考和进行自我反思。
02
题目写好以后,我一般首段都是运用开门见山的写法,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表达我这篇文章是关于哪方面的。
中间的部分每一个段落都不太长,因为我现在写不出太长的文章,每篇大概都在1000-1500字之间。太长了我就觉得有点啰嗦甚至容易思维混乱。所以写了几行之后,我就换行,当然也是因为这一段我想要表达的部分都已经表达出来了。并且段与段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开来的。
然后整篇文章我会在发布之前通读的时候把它分为几个部分,用01、02、03、04……加以区分,并且中间穿插几幅与主题相符的图片,这样会让读的人不觉得那么累和乏味,这也是我读别人的文章的时候学到的。
0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在我今天看来真的是非常的有道理,我们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就需要进行一些钻研,这其中包括读书、包括借鉴别人的经验,当然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以前我很少去思考问题,做事情经常是漫无目、随心所欲、冲动任性的,而现在我发现了思考带给我的益处。
首先思考能使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思维僵化和固化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多人固守和信奉一成不变的理念多少年如一日,不愿意尝试任何的新鲜事物,当有一天改变来临时,他的生活也跟着鸡飞狗跳,那个时候痛苦和茫然也接踵而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改变。
其次思考也应该是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人若是不去思考问题,又与动物何异?动物常常依靠本能去行动,而人却需要经过思考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所以学会思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会思考的人比只会蛮干的人更加令人敬佩。
就拿今天来说,我想了好几个题目,但感觉今天写不出话来,大脑仿佛一片空白,但是我想,当写作进入瓶颈期,我要做的应该是迎难而上,过去了我以后会有一个飞跃,而且这件事我坚持不下来,别的事情我也未必能做好。
最后我就写了一个题目《今天,我写不出来东西了!》,没想到还是写出来了,并且比每天写得还多。
谨以此文与每天笔辍不耕、奋笔疾书、孜孜不倦的简友共勉,愿我们的写作之路更远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