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读完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时有一些记录,但是突然发现可以从一个不同角度来重新读这本书,先从这些书摘开始。起先总是抱着一种从书中找寻答案的态度去阅读各类心理相关的书籍,但是有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看的时候偶尔会因某句话某种想法获得一些感悟和体验,但是这种似乎总是停留在浅表,随着时间过去就会渐渐遗忘,直到重新再读这本书,或者看到类似的想法才会重新记起。今天认真的看到《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书名时,蓦然发现其实根据书中的写法,可以从治疗师的角度去看去记住这些想法,像应用实践手册一样在自己身上实践,这其实就是一种帮自己找到答案的方式,只是这治疗师和患者都是同一个人罢了。
“对临床心理治疗师来说,把病人最深层的内部冲突精确识别出来极为不易,他们很少有机会观察到根本冲突的原始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病人根本性的担忧被深深掩埋,表面是一层又一层的压抑、否认、置换以及象征。临床研究者必须与一幅盘根错节的临床景象做斗争。要确定根本冲突必须使用多种方法——深度的反思、梦、噩梦深奥体验和内省的闪现、精神错乱的言辞以及对儿童的研究。”
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人们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应该是自我思想生命的全部主宰,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也无法做到全知全解,被遗忘的记忆,潜意识构建的防御体系,在痛苦产生时的下意识行为,面对问题的惯常表现,都不能立刻就看到产生这些痛苦或作出这些行为的本质。同时作为自己的治疗师和患者,就相当于要有一个旁观者视角,要能觉察到自己的这些意识或者行为背后的东西,还要跟自己的浅表现象做斗争,双方博弈,治疗师胜出则继续抽丝剥茧,而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看到真相,但是能接受什么程度的刺激必然会影响这个过程,当患者意识胜出时,那么也就意味着这次治疗被迫中断了。这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二者同在,所分析的结果共享,但是更需要耐心。
搁置了几天再来,发现之前的那种汹涌的书写欲消失了不少,可能在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更要及时捕捉,各种思想都是昙花一现,留下空空如也的心。
也许是最近的雨下的让人多了不少焦虑,起先还能冷静的思考和试图找寻这种焦虑的来源,可后来还是被这种情绪裹挟,总是失眠, 加上潮热的天气让人感觉极其不适,清风干爽的感受消失了太久,只能在空调房里续命,环境让人变得亚健康。观察自己最近的情绪更能体会到确定根本冲突的路是如此的艰难,层层掩盖,各种扭曲,在这条路上还有很远要走。
但是能做到觉察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不要让自己一直陷在情绪之后,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每一次对情绪的分析都是在积累经验,总有一次能够真正的直接面对最原始的冲突,找到最本质的原因,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