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歧视的老人

一个肩膀很强壮,脖子也依然挺拔的年轻者,看着未来镜子中的自己

竟是一副脑袋耷拉着,肩膀有点垮,而且皱纹满脸。

细丝极恐,当这社会在歧视老年人时,你是不是也就在歧视未来的你自己。

什么是老年歧视?

是指通过态度与行为对老年人的偏见。

比如:

老人可以免费乘公交,

但有时候却能看到司机无视在等待的老人,从旁飞驰而过;

老人进去名牌店,基本无人搭讪;

嘲笑穿着鲜艳的老人,

甚至还被称为老头,老家伙这样的尊称......

这还只是上菜的茶水,

在社会中不难发现老年人还在就业、起居、贷款等方面受到老年歧视

他们常常被看作为老固执、老糊涂、不授受新鲜事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被称为德高望重、智慧的长者,

而现如今却被贬为社会负担,市侩贪小......

是什么导致这些原因呢?

老人被贴上“坏老人”的标签

新闻经常报道出“好心扶老人反被讹”的现象,原本“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等道德标准被颠覆后,变成了“扶起摔倒的老人有危险”这种观念后,人性是多么痛心,个别的案例怎能以偏概全,怎能去形容宏大的老人群体,怎么被标上“坏老人”这标签,难住做坏事的只有老人吗,主体只能是老人吗?

我们在广场上经常能看到一群大妈在欢快的跳舞,但事情的背后.....媒介曾报道出这两大阵营发起冲突时,个别市民放出三只藏獒跻身于跳舞人群,大妈跳舞时遭霰弹枪射击,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被恐吓还被网友语言攻击,也许网友们觉得大快人心,觉得广场大妈“罪有应得”,贴上无公德心的标签,那这背后的性质是否想过,社会的公共建设是否不足够?生活空隙场地是否纷纷建起高楼大厦,老人的身体安全和人身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媒体真的只往占用公共资源这片面的考虑?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80岁的母亲被查出癌症晚期,儿子想用家里仅有的20万给母亲治病,媳妇和家人都不同意,孩子马上要上高中了,且而癌症晚期治愈的几率很低,觉得没必要做手术,保守治疗就好了。男子很是苦恼,先不说这件事你支持哪位,你就试想像一下你做为他母亲的想法吧,也许你会唯恐避知不及,上年纪了,头脑不灵了,只能破罐破摔了.......

小结:

我们应该尽可能摒弃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对生活中的老年人多多关爱,去真正走入他们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而不是带着某些不好的预判断去揣测他们。

当老年人被标上“坏老人”的标签,人们往往会以这“问题”的角度了解老人,社会上就会不断滋生蔓延对老年人的歧视。现在社会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如果社会媒体报道呈现多元视角,深入采访报道,倡导社会互信和共识,而不是先入为主,夺得社会情绪,那么媒体本身的公关、公正影响力才有它本身的价值。

老年人不应该这么消极,积极的迎接生活,客观对待自己的年龄化,虽身体大不如前,但是生活阅历会更加丰富,人生智慧更加深刻,而不是只有一个衰减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