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通过阅读材料,我想和大家谈谈我感触最深的管仲。
孔子有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的称赞之意。那么我们不禁思考,在管仲身上,究竟有哪些我们可以学到的品质和他的人格魅力呢?
首先,我认为管仲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觉悟。从小我们便知道一句“祖国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后又知道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又学习到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管仲曾辅佐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被齐桓公囚禁。他虽一心效忠公子纠,但在新君即位后被迎回成为上卿,一心为国,帮助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百姓安宁,国力强盛,令人称赞。管仲做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这一点人们不常提起,但也是背后不可或缺的因素。
除了爱国情怀,管仲的才华是他令人印象最深的点。管仲在任职期间大兴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后称管仲为“管子”、“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在曾经的历史剧中,我们还能看到管仲推行轻重之术等,这也成为解决古代货币问题的典范。正是由于管仲的才华横溢,鲍叔才会大力举荐,而齐桓公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此外,管住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时势造就英才,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大力招揽人才,对人才的需求量以及吸收的人才范围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契机下,各大英才有了自己出将入相的舞台,而管仲也成为了这个时势下的英雄。对比西方,一代雄狮拿破仑也正是抓住时代需要、政治需要的契机,大展雄风。他们用敏锐的洞察力随势而变,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令后人称赞。
通过分析管仲的闪光点,我们更要发掘出这其中可供我们学习迁移运用的地方。在局势较和平稳定的今天,我们也可像管仲一样,忠于国家,努力学习,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才华,为现在的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管仲身上受到启发,并加以运用,成为真正的国之人才。谢谢大家!